蝸居物語



近月「蚊樓」交投勢如破竹,成了樓市上揚的動力。市場上,有人認為此類細單位乃用家主導,樓價短期下調無望,也有人認為此等「龍尾樓」也升得如此誇張,是樓市泡沫爆破的先兆。無論誰對誰錯,每當聽到有人花盡半生積蓄買下百餘呎的新樓,有沒廚房、放不放得下洗衣機統統也可妥協時,心裡總不禁要問:「咁細點住呀?」

36歲的導遊Jason,2007年以107萬元購下了土瓜灣一個實用面積近400呎的一樓連平台單位。詎料入住3個月後便接到屋宇署通知,謂平台上的廚廁均為僭建物,需於限期內清拆。買樓未見其利先見其弊,Jason遂花了13萬元把拆掉平台的廚廁,將平台還原至完全露天狀態,並將洗手間重置在屋內,原來單位面積也因此大減近兩成,由400呎變成295呎,女友同時搬進單位,令生活空間更足襟花肘。

他說:「以前個廳有廿格階磚的活動範圍,現在只剩下13格。現在家中雜物也不再分類,總之有位就攝,也懶得執屋。以前一星期會煮幾次飯,間中與女友整下蛋糕,現在家中沒廚房,餐餐都要在外解決。」他指指廳中一隅說那是他現時的迷你廚所,原來所指的是廳中的冷風機,上面頂著一個小電鍋和調味架,間中淥個麵煎隻蛋。不過,當記者問及他有否後悔置業令自己一身蟻又住得細,他反而理直氣壯地問:「點解要後悔?我覺得自己好幸運至真,你告訴我現在拿著107萬買到什麼?我朋友最近先上車,400幾萬買的單位和我的差不多,實用率又低,我去完佢間屋覺得自己間屋好大!」

被蝸居環境調教出來的這一代人,大概生存之道就是要知足感恩。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