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養動物像在認養小孩,如何善待動物是德國父母帶領孩子從小就共同學習的必修課
在恩典的幼稚園裡,有一回,老師買了一個透明的小網箱子,裡頭有蝴蝶的幼蟲,老師和孩子們一起觀察蝴蝶的成長過程,等幼蟲變成蝴蝶後,又和孩子們一起將箱子打開,歡送蝴蝶離開(臺灣有些小學也有類似課程)。
帶領孩子們達到觀察的目的後,就將小昆蟲們放回大自然裡,這樣的「德式愛動物如己」,不只為我上了寶貴的一堂課,也使我在讓恩典親近動物時,教育他以一種安全、不侵犯、互相尊重的友愛觀,來學習與動物們相處。
此外,德國有許多森林動物園區,雖然豢養著不同類型的動物,卻沒有一般動物園那麼多,主要目的是讓孩子可以近距離接觸到動物。森林園區常設置幾個飼料販賣機,孩子們總是在投幣取得飼料後,開心地奔向動物,等不及要和牠們接觸。
這類型的園區裡,有很多野生放養的鹿,對於人類的靠近,有些很快就會窩到孩子身旁,但也有戒心甚重的鹿兒觀望許久仍不願靠近人們。看在我眼裡,這正是森林動物園送給孩子最棒的一課,孩子們可以學習如何尊重動物、觀察動物的動態,並思考需要採取什麼行動才有辦法取得鹿兒的信任,讓牠們主動靠近?
我不是念動物治療出身的,但我親身觀察到:
當孩子與動物相處的時間愈多,因為學習對動物付出溫暖與愛,毛毛躁躁的脾氣多半都會變得比較柔順。不論對大人或小孩來說,動物都是最佳的好朋友;當孩子在某些階段比較難帶時,讓他們多些機會去接觸動物,多少會讓孩子的身心漸漸安穩下來。
德國人愛動物如己,將動物當成家庭成員之一。你很少會看到販售貓狗的商店,因為德國的每座城市幾乎都有動物之家,認養率高達百分之九十,這說明了──當德國人認真考慮要養動物時,還是會先以認養為主。
如果不是因為恩典對貓毛過敏,我和先生真希望家中能多一個成員,我的好友威良是念動物治療出身的,她曾跟我分享到德國的動物之家認養狗的過程:
德國人認養動物時就像在認養小孩,非常慎重。若要認養狗,就會全家去看狗。動物之家的人不會當日就讓你把狗帶回家,因為他們想瞭解認養人的家庭環境、有無小孩、工作時數等,一天外出工作超過八小時的單身者通常會被排除,若是有小孩的家庭,他們會讓認養人知道狗喜不喜歡小孩。認養家庭通常都要造訪動物之家好幾次,才可能認養到狗。有時候,為了考驗認養人的誠意,還會讓他們帶狗出去散步,瞭解認養人對待狗的態度是否正確。認養後,工作人員還會去認養人家裡抽檢拜訪,如不合適,就會馬上把狗狗帶回來。
德國保護動物的政策與制度,真的讓人很感動。周遭親友們家有寵物的,幾乎都是從動物之家認養來的,而我也認識幾位退休的老婆婆,奉獻自己的義工生活到動物之家去,一週一次固定帶某隻動物外出散步。
每一年的動物之家夏日節慶,總會湧入很多想要認養動物的家庭,這時,老婆婆們就負責打理餐點,手作蛋糕及簡單的下午茶點歡喜服務著,如此一般的德式疼惜動物、尊重動物、參與動物議題的學習,不只讓孩子看見大人們如何善待動物,更是一堂父母需要用心去累積學習的課。
【德式慢養手札】
◆愛動物的孩子,常保善良、柔和之心。
◆印度聖雄甘地曾說:「一個國家偉大的程度與道德素養,端視其人民對待動物的方式。」不只政府對動物的保護措施要建全,在家庭及學校教育中,更要從小就教導對動物生命的尊重──人們面對動物的心態若有偏差,再多收容所也不夠。 ──摘自《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更多精采介絕請按此
我好愛我的孩子,
但我不是完美的媽媽!
慌張、挫敗、崩潰、自我質疑到醒覺,
從德國親子教養現場的體驗、觀察和省思,
衝撞出充滿血肉的育兒慢養智慧! 每個母親都盡己所能地愛著孩子,卻也因為種種育兒、教養的衝突、迷思,甚或害怕失去自己而糾結、焦慮著,暢銷書《夢想德國》作者皮爾斯夫人,有著吉普賽人的天性、女強人的獨立自主,還有許許多多夢想和興趣,然而,在走入家庭、生了孩子之後,一切有了變化……她必須學習當個母親,還要在德式教養觀點中學習、拉扯和激盪…… ►妳明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卻仍因為別人家小孩比較乖而感到沒面子?
►孩子時間到了不睡覺,妳就會因為沒辦法做自己的事而崩潰?
►明明很愛孩子,卻在心累、煩躁之下對孩子口不擇言,事後懊悔不已? 睽違三年,終於等到皮爾斯夫人的《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本書不只有對育兒教養的摸索、德國父母的經驗分享,她還親自到幼稚園實習,貼身探索德國適性和全人教育在幼兒教育的做法,同時,皮爾斯夫人也發出當媽後最真誠的告白,並透過與孩子的相處,找到面對和接受不完美自己的勇氣!
不是縱容,也不是教出完美的兒女,
是讓孩子做自己,也有適當的自我控制能力! 世界上有近一半的諾貝爾獎都被德國人包辦,但他們卻鼓勵不要過度開發幼兒的智力?德國獨樹一格的教育方法、觀念、政策,是他們瞬間再起、菁英輩出,並影響全世界的重要功臣之一!《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除了有德國婆婆媽媽的經驗傳承,也有幼稚園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分享,讓我們得以檢視臺灣和德國之間在幼教觀念和制度上的不同,並從中探討我們可以做出什麼樣的調整與融合,讓孩子依循自己的生命藍圖,有個健康、快樂、自由的童年,又能培養他們自我規範、獨立並承擔責任的能力和人格。 ►孩子上小學前的唯一任務是「快樂成長」,沒必要從小就過度開發孩子的智力。
►德國人相信,在孩子七歲前養成晚上七點上床睡覺的習慣,對大腦發育及免疫力很重要。
►德式教養讓父母學習控制憂懼,放手「允許」孩子去體驗、挑戰這個世界。
►雖然重視孩子的興趣養成和多方位發展機會,但不要逼孩子學才藝或上補習班。
►強迫孩子當「乖小孩」,反而容易讓孩子忽視真實的自己。
►讓孩子學習分擔家務,是讓他們對自己負責──別忘了讓孩子在當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一段融合觀察與省思、掙扎與療癒,
讓父母和孩子看見彼此靈魂約定的教養練習! 德國教育讓許多孩子擁有與全球競爭的實力,然而當中也有得意志民族特有的框架和想法,再加上全球媽媽共有的內心糾結和罣礙,媽媽們的育兒教養路仍然走得不容易,且看皮爾斯夫人從這個過程中,如何找到當中的平衡點及對生命的省思……。 ►孩子並不喜歡無頭蒼蠅般做牛做馬的父母──能意識到自我身心需求的父母,才有可能教養出快樂的小孩。
►每位父母都曾盡他們最大的可能愛孩子,但往往也帶著無知、恐懼的信念,挾制著孩子的身心。
►父母無法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很大部分源自父母不願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能接納生命中的失敗、挫折的父母,較不容易極盡所能、無所不用其極地要孩子成為萬能或完美小孩! 皮爾斯夫人反省體制、自我覺察、大膽嘗試與耐心練習,連過程中的慌張、挫敗、痛苦和自我質疑,都毫不掩飾的分享,這些酸甜苦辣能給予許多在教養中摸索的父母不一樣的能量和鼓舞。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