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油最不健康?醫提醒:「這3種油」能不吃就不吃!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健康飲食已成為現代人追求的目標之一。然而,我們常常忽視了「食用油的選擇」對健康的影響。什麼油「最」不健康?醫生說:這3種油,能不吃盡量不吃!



一、開封太久的油
油是有保存期限的,且開封後的油,由於容易與空氣發生氧化反應,會加快變質。即使還在保存期限內,開封後如果儲存不當,也容易增加油脂感染黴菌的風險。所以每次開封,建議盡量在3個月內食用完畢。如果發現家裡的油出現一股「哈喇味」,請不要繼續食用,這是油脂氧化酸敗產生的氣味,「哈喇味」的油,不僅風味會下降,還會危害身體健康。

二、小作坊的「自榨油」
小作坊的「自榨油」也存在很大的健康風險。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和品質控制措施,這些自榨油往往存在很多衛生問題和雜質,如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等。此外,自榨油中的油脂品質也不一定高,可能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質。



三、反覆油炸其他食物的油
為了健康考慮,應該少吃重複用過的油。對於那些愛吃油炸物的人來說,薯條、雞翅確實很美味。但長時間依賴油炸物對人體有害,很容易獲取太多油脂,熱量提供過多而肥胖,血脂高的加速器,還有的人用來油炸食物的植物油重複利用。多次高溫加熱可能會產生有害物質,這樣的油後續用來炒菜,對人體健康有影響。



怎樣使用食用油才健康?4大注意事項要牢記在心


1. 攝入量要注意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升,做飯時不再不捨得放油,反而喜歡多放一點油,這樣菜吃起來好像更香。但這種做法是錯的,因為大量的油攝入到身體,對於心血管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會誘發一些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所以為了自己和家人健康著想,要注意控制好量。一般每人每天攝入的量是25克到30克左右最適宜。



2. 選擇健康油種
市面上的食用油種類很多,有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等。不同的食用油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同,因此建議在飲食中搭配使用各種食用油,以攝取更豐富的營養物質。例如,橄欖油和菜籽油搭配使用,不僅美味可口,而且有益健康。



3. 不要一次購買過多
植物油的精製油因工序增加,使抗氧化劑破壞多,更易氧化,故保存期短,至多不超過12個月。若發現久存油混濁、有哈喇味,則已酸敗;若散發刺鼻的辛辣味,這是油中過氧化物增高的緣故。有的久存油還可發生霉變。上述變質的油均不可食用。



4. 油溫不要過高
用高溫油炒菜不但會破壞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還會在熱炒過程產生一些過氧化物和致癌物質,人吃了這樣的菜,會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專家建議人們,在炒菜時應先把鍋燒熱,然後再倒入食用油,並馬上開始炒菜,這樣炒出來的菜才有利於人體健康。



買食用油時,只要認準「這4點」,無論價格貴賤,都是優質好油


1. 選擇「壓榨」工藝的
食用油的生產製作工藝主要有3種:壓榨、浸出和水代法,水代法主要用在傳統的「小磨香油」獨用,大家挑選「香油」的時候,可以優先挑選「水代法」。除去「小磨香油」,其他食用油主要使用壓榨和浸出工藝,挑選時你只要記住,使用「壓榨」的油比使用「浸出」的更優質和健康。



2. 觀察營養成分
食用油的包裝上都會標註營養成分,主要觀察維生素E和脂肪含量,含量越高其營養成分就越好、且品質越高。再觀察膽固醇和鈉含量,保證這兩種成分含量為0,只要膽固醇和鈉含量多,說明油質量不好,不適合中老年人用。中老年人攝入太多膽固醇,會導致冠心病和高血壓,因此購買食用油時、需留意其營養成分。



3. 看質量等級
按照國家標準,食用油被分為四個等級,其中一級和二級的食用油、經過多道程序的加工和提煉,顏色較淺,油煙較少,且在低溫下不易凝固。相比之下,三四級的食用油提煉程度較低,油的顏色較深,雜質較多,炒菜時油煙較大。儘管三四級食用油的營養成分,受破壞程度不高,但其品質和烹飪效果相對較差,不建議長期作為烹飪的主要用油。



4. 聞聞油的味道
挑選食用油,一定要注意聞聞味道,這也是很關鍵的。通常,優質的食用油沒有任何異味,而且會有一股天然的油香,這種產品的質量比較好。如果發現一些油存在異味,則代表它們可能是劣質產品,一定不要選擇。



參考來源:搜狐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