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鏢眼中的Kobe:極度忠於朋友、在中國人氣比美國還高
勇士不敗金身告破,而“Kobe花車”(Kobe’s bandwagon)還在繼續,風頭更甚。本賽季至今兩大時髦風行,莫過如此。Bandwagon以前是指樂隊花車,招搖過市,引人注目,後來引申為流行、時尚。像“Bandwagon effect”意思是跟風作用,“Jump on the bandwagon”就是說一窩蜂做某事,跟隨潮流,也是NBA圈內愛說的一句話。自從Kobe宣佈這是他最後一季以來,“Jump on the Kobe’s bandwagon”業已成為NBA2015-16賽季最大的風尚,上一次有如此效應的還是Jordan在2002-03賽季在華盛頓巫師的最後歲月,所到之處萬眾空巷,勢不可擋。當地時間12月12日晚,火箭主場大勝湖人,休士頓球迷集體站立,歡呼,鼓掌,聲嘶力竭地喊著Kobe的名字,目送他們的英雄走進通道。過道兩旁的球迷爭先恐後地伸出手,他們的眼神裡充滿著無盡的熱望和擁戴,Kobe一個箭步跑上去,跳到走在前面的Tracy McGrady的身上,兩個人又拍又打,好不親熱。Kobe 1996年進入NBA,1978年生人,McGrady 1997年來到NBA,比Kobe小一歲,兩個人都是高中生,少年成名,然後直掛雲帆,平步青雲。這一刻,兩個小四十的大男人摟抱在一起,笑得無拘無束,眉眼舒展,感慨流年歲月,花開花落。這一刻,作為一個多年駐美採訪NBA的記者,一個並非Kobe球迷的旁觀者,一直以喜形不動於色而驕傲的觀察者,我驟然感覺到心酸,淚腺在湧動,只能強抑自己的情緒。這一刻,我覺得再累,也值了。一天前,我當天下午開車到聖安東尼奧,見證Kobe開啟他在德州的告別之旅,寫完稿子後,當晚連夜開車回到休士頓,因為湖人第二天要在休士頓打火箭,而且比賽時間很早。第二天凌晨快四點才到休士頓住處,起來後還要準備採訪提綱,等我趕到豐田中心的時候,身心俱疲,眼皮都快張不起來。但此時此景彷彿電擊一般,疲勞感一掃而光,精神為之振奮,驕傲的感覺十分飽滿——沒有人要求我去聖安東尼奧採訪湖人和馬刺的比賽,是我自己的想法,或者說衝動。這是Kobe的最後一個賽季,現場目睹見證記錄他的最後時光,是一種幸運,職業的榮耀。這些年,我一個人能夠在異國他鄉堅持下來,大抵就是因為這些時刻的敲擊,內心之火屢屢被點燃,給了我延續的動力和能量。
![]()
那天下午,當我坐在AT&T中心球館的場邊最前排座位,看著面前的Kobe幾乎在賽前三個小時之前出來熱身的時候,就明白這趟旅行的決定無比正確,太值了。湖人和馬刺的比賽晚上八點半開始,Kobe在下午五點四十五分就到了場地開始熱身,而我下午五點就到了球館,無處可去,就在場館裡四處溜達,恰好碰到了Kobe這次無比提前的熱身。通常來說,NBA球隊來客場打比賽,通常比賽日當天會從下榻酒店發兩到三次大巴去球館,賽前三小時會發一班車,多是新人、板凳球員先去球館熱身,之後球隊的主力和大牌才會陸續趕來。Kobe這樣級別的球星應該是在最後一輛車上,但他卻搭了第一班車,而且是到了球館後馬上開練。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Kobe賽前三個小時來練球,Russell、Randle這些一二年級的菜鳥全部跟了過來,熱火朝天地練了起來。此時,AT&T中心空空蕩蕩,這個點還沒有到允許球迷進場的時間,看Kobe練球的記者不過寥寥兩三人。Kobe練三分,圍繞三分線的五個點,弧頂,兩個場角,兩個四十五度角,每個點至少投進十個球,才換到下一個點。這樣五個點,迴圈練兩輪,然後是三分線內一步的跳投,尤其是兩個場角內的跳投,他練得很多。Kobe的狀態不錯,命中率在七八成。在場角附近投籃的時候,Kobe和我的距離也就一公尺左右,他轉過身來,看看附近有沒有人在那裡干擾他的投籃。我對他說,“Hi,Kobe,很高興在這裡見到你。”Kobe禮貌地點點頭,“Hi,你好。”我繼續說,“Kobe,還記得嗎?我夏天做了你一次專訪。”Kobe繼續點頭,“是的,我記得。在上海,對吧?”然後,轉過身去,躍起,繼續他的“後仰美如畫”。Kobe保鏢Rick就坐在我的旁邊,我們聊起了今年Kobe中國行。看上去,他四十出頭,短小精悍,有著鷹隼一般的深銳目光,大有美國FBI特務的模樣。Rick說,“我跟著Kobe去了太多趟中國,Kobe在那裡的人氣實在太高了,太瘋狂了。”“你覺得Kobe在中國的人氣高,還是在美國高?”我詢問說。“肯定是在中國高,那裡就是用瘋狂來形容,不可思議,Kobe在這邊還好,雖然人氣也是很高。”Rick說。談話中,Rick透露說這已經是他為Kobe工作的第12個賽季了,兩人合作得很愉快,而且即便Kobe本賽季結束後退休,Kobe仍將聘用Rick為他工作。“我還會為他工作,他是一個對朋友很忠誠的人。”Rick說。
![]()
熱身時候的Kobe很放鬆。間或,他看到熟識的朋友走過來,就會走上去打招呼,攀談幾句,Kobe不時發出大笑聲,心情爽朗。有馬刺球員陸續趕到球場上練球,但所有的氣場都在Kobe一個人身上,場內的工作人員、保安,球隊的各色人等,都在目不轉睛地注視著Kobe的熱身。大約半個小時候,Kobe停下來,在籃架下面和熟人聊天,心領神會的Rick馬上站起來,快步走到Kobe那裡。果然,Kobe迅速和朋友告別,然後大步流星地走進通道,Rick亦步亦趨地跟著。“你今天真是來巧了,在客場,他並不一定都是那麼早提前熱身。這要看情況,Kobe要看自己的身體狀況,還要看球館的情況,來決定他是否熱身。”湖人女公關解釋說。她說得沒錯,第二天背靠背在休士頓,Kobe就沒有在賽前提前很久熱身,只是在比賽前夕全隊都出來的時候才來到場地摸球。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