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組:短兵相接的利刃
揚竿沿岸淺水區,魚稀魚小難釣,「打龜」屢見不鮮。對於部分釣友無視自身海釣綜合知識匱乏,臨場技術發揮有失水準 一味抱怨客觀條件處於劣勢的觀點筆者不敢苟同。其實,只要掌握海釣相關知識,岸釣同樣滿載而歸。在此,筆者根據實踐經驗,結合岸釣地理特點,淺談釣組運用與釣獲量的因果關係。
一﹑有竿釣法1﹑漂下單鈎:釣組應用基本原理與「浮游磯釣」一脈相承,屬於從異邦舶來的海釣技術。表現形式是以浮漂帶動墜鈎,常見浮漂浮力大於墜﹑鈎﹑餌重力之和,使鈎餌懸浮並固定於水體的預定深度,在海流的衝擊或人為作用力的干預下,鈎餌呈規律性運動狀態。誘釣兼備,以動態戰術置「魚」死地。漂下單鈎釣組無統一標準,實際操作過程中釣組各有千秋,少有雷同。亦有浮漂浮力等於或略小於重力現象,入水後會沉入海面以下,但由於海水對整個釣組的浮力作用,稍有外力牽引釣組會呈斜向升降運動趨勢。雖然樣式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同屬浮游磯釣漂下單鈎的範疇。以大連海域為例,這種殺傷力極強的釣組能擒獲鱸魚﹑黑鮶﹑六線魚﹑黑鯛﹑蝦虎魚,凡雜食性或肉食性魚類都難逃誘惑,束手就擒。運用漂下單鈎動態釣法要根據目標魚的口裂大小配鈎,施餌。[圖]
2﹑墜下雙鈎:海釣中使用墜下雙鈎大致有兩類群體,一類是初習海釣的新手或假日到海濱休閒的遊客,以娛樂為主要目的,對釣具釣組應用缺乏深入研究。另一類是經驗豐富的海釣高手,對岸釣頗有研究,並能依據釣場的實際情況準確判斷出魚群的棲息之地。墜下雙鈎釣組要拉開雙鈎的間距,防止相互纏繞。腦線寧粗勿細﹑寧硬勿軟。部分釣友將淡水釣浮漂應用到墜下雙鈎釣組中,功能僅限於帶動釣組不落底,克服錨鈎塞墜。在浪花飛濺﹑水勢洶湧的海水中難以及時準確解讀中魚訊號,對釣組的實際功效影響有限。墜下雙鈎適合手竿撅魚,垂釣過程中要科學合理地選擇釣點,靈活機動地變換釣位,找尋魚群藏身之所「送禮上門」。要有規律地上下提動釣組,吸引窩點內魚群的注意力,誘其主動獵殺餌鈎。手竿墜下雙鈎釣法的優勢是操控方便,手感強烈,軟竿,細線、小鈎在尾數上占盡便宜,揚竿中魚頻率令人刮目相看。請參閱(圖2)。
3﹑墜上串鈎:墜上串鈎是岸釣傳統常見釣組組合,至少在北方沿海地區它是被普遍採用的釣組配置。它由一枚重墜﹑一段耐磨多股尼龍釣組線﹑三隻以上釣鈎組成。與這種釣組配合的最佳搭檔是能夠適應大力遠投的硬調海竿,繞線輪蓄線量應達百米以上。一名釣手可以同時使用多支釣竿,依次上餌,拋投,收線摘魚,以竿多鈎多的形式取勝,一套釣組一次有多尾魚兒同時中鈎司空見慣。用海竿底墜串鈎岸釣要求釣手的拋投技術精湛,在放長線釣大魚策略指導下,瞄準目標,精準擊中。請參閱(圖3)。
無竿釣法1﹑鈎墜合一:岸釣使用鈎墜合一釣組者極少,此鈎是一枚長柄大鈎,鈎柄處澆鑄鉛水為墜,鈎墜合二為一,銀光閃亮。鈎上無餌食屬擬餌鈎。根據使用者身高臂長不同,拴鈎主線要在1.2米左右處結一螺旋結,並用毛線裹住,以利拋投。使用此鈎可釣獲魚種常見的有藍點馬鮫和鱸魚兩種。垂釣時右手持線在體側或頭頂上方做順時針高速旋轉,待力度與角度達到峰值時鬆手,將鈎子投於遠處水體中,然後快速捯線,讓兇猛貪婪的大魚追咬鈎子。不必因為少有使用者就不屑一顧,拋開魚種上檔次,讓人有面子不談,尾重幾千克的藍點馬鮫或鱸魚不僅能圓搏大魚的夢想,還會讓釣手充分領略其兇悍狂暴所帶來的刺激感。請參閱(圖(4))。
延繩排鈎:一根多股尼龍主線300米,一串釣鈎400枚,一隻盛線籮筐是延繩釣法的全部家當。延繩釣法在拴制釣鈎時兩端要留有餘線,中間部分每隔0.5米一鈎,腦線長不超過20厘米,避免鈎與鈎之間相互纏繞。釣前統一掛好釣餌,逐個把鈎子鑲嵌在籮筐邊齒形橡皮條縫隙中。垂釣時由自製小帆船順風向遠處放線,布完線幾小時後收線起魚,一次釣獲可觀。延繩釣法分釣浮與釣底,釣浮用長把窄門小鈎專攻小鱗鱵,腦線綁在小木棍上與主線相接,主線與鈎在大量木棍浮力的作用下漂浮於海面。這種釣法不適宜在城市周邊海域,頻繁掠過海面的遊艇和養殖船隻會危及釣組的安全。釣底則不同,主線等距內設壓鉛,線與鈎全部沉入海底,可免除後顧之憂。鈎子的大小以15號以下為宜,對付底棲魚類非常奏效。選擇延繩釣釣場應注意遠離海濱浴場,防止傷人事件發生。如果釣底,釣場應選擇沙泥底少礁石地帶,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