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這次玩失手了?新片紐約首映竟遭差評
10月14日,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紐約電影節上首映,這也是電影第一次公開亮相。爛番茄上也隨之開始出現了第一批媒體評價。
在此之前,國內不少自媒體已經提前將這部電影奉為“神作”,畢竟李安是最成功的華人導演,同時電影又採用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手段。但首批外媒評價卻並不那麼友好,截至目前,爛番茄上已經有了11篇評論,其中僅有4篇給出了好評,新鮮度為36%,評分為4.3/10。另一個專業影評網站MetaCritic的評分為58分,雖然沒有爛番茄慘烈,但距離“神作”仍有不少的距離。李安的上一部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爛番茄的新鮮度為87%,MetaCritic評分為79。
3D/4K/120幀,這是李安拍攝《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所採用的攝製格式,但這也成了影評爭論的焦點之一。影評都承認,這一技術革新帶來了全新的觀影體驗,但這體驗未必是好事。《好萊塢報道者》認為技術確實“拓寬了電影邊界”,但同時表示,這一技術有時候會讓自己沉浸其中,但有時卻會讓自己齣戲。而且,因為電影過分清晰,演員的優缺點都會被放大,這對年老的演員來說,尤其不友好。Collider網站對於這一技術則沒什麼好感,說電影展示的視覺效果是“虛假”的。
《綜藝》給了好評,認為電影不僅是一次技術實驗,同時也講述了一個讓人凝神屏氣的情感故事,二者結合構成了電影的力量。不過《衛報》認為,這就是一部沒有找到根基的電影,這個問題不管有沒有沒提高影片的幀數,大家都能察覺,但技術的創新讓故事問題更加嚴重。Film School Rejects也和《衛報》持同樣觀點,稱“屏幕上的畫面沒有顆粒,色調很冷,它們看上去透明而光滑,在接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裡,不斷給那些渴望與這個故事建立情感關聯的觀眾們潑冷水。”
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的表演倒是收穫不少讚譽
“(這)不是電影的未來。”Collider用標題這麼總結。活躍於1960年代的法國新浪潮導演戈達爾曾經把電影稱為“每秒二十四格的真理”。24幀的速率固然有其缺陷,譬如閃爍和運動模糊,而更高速率的電影拍攝可以讓畫面更清晰、更穩定、更流暢。但李安,以及其他想嘗試其他高速拍攝的導演,他們不僅僅要實現技術的升級,同時要修訂建立在“每秒二十四格”基礎之上的電影美學。先期評論來看,這挑戰並沒贏得廣泛的認可。《阿凡達》能將新技術推廣開來,一個原因是導演卡梅隆選擇了適合這一技術的電影和表達方式,而李安的選擇,可能沒有那麼恰當。《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將於11月11日上映,大陸同步,而且北京、上海各有一家影院能看到120幀版本的電影。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