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發現恐龍新物種 身披重型裝甲


1989年發現的“Kunbarrasaurus”骨骼化石3D復原圖。(圖片來源:昆士蘭大學)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科學家發現一種曾經存在於澳大利亞的恐龍新物種,這是一種綿羊大小、身披裝甲、有著鸚鵡般嘴巴的動物。這種恐龍被命名為“Kunbarrasaurus”。這種動物的遺體化石是於1989年在澳大利亞內陸地區被挖出,通過重新進行3D構造後被鑒定出來的。這是在澳大利亞發現的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甲龍骨骼化石之一。這是一具有著四條腿,骨骼部位與劍龍(stegosaurs)密切相關的草食動物化石。科學家最初認為這具恐龍(化石)屬於其它已知的澳大利亞甲龍物種,但經過對其大腦的三維重建,內耳和鼻腔表明它是一個不同的、更原始的標本。

“Kunbarrasaurus”完整的骨骼化石。(圖片來源:昆士蘭大學)俄亥俄大學教授勞倫斯•威特默(Lawrence Witmer)說:“CT重建顯示,Kunbarrasaurus比其它恐龍有著一個更複雜的氣管,不過不如來自於北半球的甲龍。其內耳比例龐大,完全不同於我們見過的恐龍(化石)。它看起來更像是一隻喙頭蜥(Tuatara)或烏龜的內耳。最後究竟是什麼,我們仍不能確定。”這具骨架化石在澳大利亞東北里士滿郡被發現,現在陳列於昆士蘭博物館。昆士蘭大學的史蒂夫•索爾茲伯里博士(Dr Steve Salisbury)說,那些在北美和亞洲地區發現的大型甲龍有著不同的鼻道。他說:“這似乎代表在早期,那些輕裝甲的甲龍成員是從重裝甲恐龍(劍龍)分化出來的。”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雜誌《Peer J》上。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