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明清時期紫禁城竟有供暖系統 古代過東祛寒全靠...大開眼界!
前陣子北京一場大雪,氣溫驟降,還好室內有供暖,但你可知道明清時,一年內北京約有一百五十餘天都是寒冷的天氣,最冷時氣溫可達零下2、30度,在那個沒有暖氣、沒有電熱毯、沒有暖暖包的年代,生活在紫禁城裡的皇上嬪妃、皇子皇孫以及宮女、太監們是靠什麼度過這寒冷而又漫長的冬天呢?
紫禁城抗寒第一道防線「火牆」
明清兩代定都北京,所以禦寒也成了一大問題,而最令人驚歎的設計就是
皇宮內的牆壁其實都是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牆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設於宮殿外的廊簷下,多用於生活起居的宮殿,而且這種火道還直通皇上的床和宮殿內其他人睡覺的床下,其實火牆在中國早已誕生,漢武帝時就建立了一座溫室殿,位於前殿之北,冬天時供皇帝居住,在殿內設有各種
防寒保暖的特殊設備,火牆既乾淨衛生又經濟實惠地解決了皇室在寒冬的取暖問題。
故宮早就用上了地採暖「暖閣和火炕」
紫禁城內的宮殿大多設有火炕,炕下有火道,而清朝的皇宮中還設有暖閣,其實就是根據火炕原理改造成的地下火道,火炕內設有爐膛,並與殿內火道連通,由專門負責司爐的太監在此點燃火炭,殿內迴圈的火道就會產生熱流,烘熱地面,其實這種取暖方式並不是明清人的發明,早在魏晉時代就已出現,那時的東北地區已有「火炕取暖」的記錄,從北京故宮到瀋陽故宮,明清皇家都在使用這一古老實用的取暖方式。
帝后妃嬪們才能使用的取暖利器「炭爐和手爐」
冬季紫禁城的宮殿內還會陳設炭爐用來取暖,稱作熏籠,熏籠的製作十分精美,分為盆和籠兩部分。大的熏籠重達數百斤,如今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坤甯宮內,都可以見到當時陳設的熏籠,除了大的熏籠,還有一種小的炭爐,它們的製作更加精美講究,當然,這種小的炭爐只有皇帝皇后及妃嬪們才能使用,到清朝時手爐已經是工藝品,
輕便小巧,可以隨身裝到袖子裡。
分配到的木炭數量彰顯地位尊卑
皇宮內無論是炭爐還是手爐腳爐,裡面裝的木炭都是最優質的「紅羅炭」,這種炭是由涿州、通州、薊州、易州以及順天府所轄的宛平、大興兩縣用硬實木材燒制的,成炭以後,盛入塗有紅土的小圓荊筐內,再送進宮裡使用,所以名為「紅羅炭」,這種炭烏黑發亮、燃燒持久、無煙無味、灰白而不爆、不會污染室內的空氣,清乾隆年間,宮內按份例供應木炭,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貴妃90斤,貴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孫10斤,
地位不同,給予的溫暖也就有所不同。
冬季成立皇宮「供暖領導小組」
明清兩代的皇宮,冬季大多都是燒炭取暖,為此宮裡專門設置了負責冬季供暖事務的機構,如惜薪司,就是專管供應皇宮內薪炭的,惜薪司下共設三個機構,熱火處、柴炭處、燒炕處,另外各宮殿還有若干名太監聽差,專管宮內的火爐、打更和守夜,此外皇宮裡有許多大型的防火水缸,冬季為了防止水缸裡的水結冰,水缸底下,還要設置炭火盆加熱保溫。
這個職位的官員雖然職權較少,但是非常有地位,這個部門在康熙後改稱為營造司,隸屬內務府。
科技進步使玻璃和電暖爐成為取暖新寵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清代宮廷的取暖設施也得到了改進,
康熙年間,玻璃傳到了中國,於是玻璃代替了傳統的窗戶紙被安裝在皇宮內的窗戶上,在更美更亮的同時,也一改窗紙漏風的缺陷,使紫禁城變得更加溫暖,到了宣統帝時期,在裕隆太后居住的延禧宮中還安裝了現代化取暖設備
「電暖爐」,但是電暖爐花費極多,據記載,購買這些電器取暖設備及發電機、變壓器等,花費了白銀9000兩,這些設備的耗電量也是相當驚人,冬季每月耗用電費竟達白銀1680兩。
原來明清的紫禁城已經有這些了欸 真是漲姿勢呀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