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凋零』一個香港狗仔隊的自白:沒有明星,哪來猛料?

作者:小端端連結:https://zhuanlan.zhihu.com/p/20443318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sponsored 一宗婚外情連續多天登上香港娛樂版頭條,緋聞主角卻非當紅藝人,15年經驗的狗仔記者自白經歷,爆料香港娛樂圈凋零,沒猛料可跟可爆。端傳媒記者 陳嘉茵、黃銘浩 發自香港 ↑ 狗仔隊。端傳媒攝影部/設計圖片sponsored 12 月 17 日晚上,一收到消息說 Mandy Lieu 在九龍城吃火鍋後,香港娛樂記者張志健馬上開車飛奔前往,期間 Mandy 的緋聞男友洗米華也到場,二人吃完火鍋雙雙步出店外,此時近 20 個娛樂記者,一擁而上,鏡頭對準二人瘋狂拍照,鎂光燈閃個不停。直至二人登上私家車,一眾記者也跳上車,6 架狗仔車一起跟蹤追訪,齊齊沖紅燈,還險些撞車,驚險非常。「我們真是爭崩頭(爭得頭破血流)爭取最佳位置狂影,好彩最終拍下兩人拖手照!」張志健對端傳媒記者憶述。這宗近期在香港最火爆的娛樂新聞,在 12 月 19 日登上了 8 份報紙及娛樂雜誌,均以頭條或極大篇幅報導這一次「世紀拖手」。35 歲的張志健在香港做了 15 年娛樂記者,人們常常稱呼他是「狗仔隊」。對這些搶新聞的場面,張志健早已熟悉,不過事實上,他這次跟蹤的情侶根本算不上當紅藝人。「女主角」 Mandy Lieu 是一名來自馬來西亞的模特兒,拍過廣告、電視劇及電影,但一直星運平平,而「男主角」洗米華是一家上市集團的老闆,原名周焯華,外號洗米華。sponsored 這兩人與娛樂圈只沾上半邊關係,卻成為近期香港娛樂狗仔隊的頭號追蹤目標,對此,張志健忍不住爆料說,這是因為香港娛樂圈衰落,根本沒有勁爆新聞了。狗仔隊源自女影星王祖賢 據香港《蘋果日報》即時新聞平台數字,這宗娛樂新聞獲得逾 33 萬的點擊率,之後連續幾天的追訪報導,更獲得逾 60 萬點擊率。這是近期香港娛樂新聞罕見的高點擊率,也比許多時事新聞搶眼球。相比之下,12 月 21 日的頭條《深圳塌山泥 埋工業園33 幢樓 59 人失蹤》點擊率為 28 萬。娛樂緋聞或醜聞,一向是香港讀者點擊最高的一類新聞,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高級講師黃天賜向端傳媒記者解讀說︰「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普羅大眾喜歡看名人的醜聞,是因為能夠遠距離偷窺那些跟他們『似遠還近』的人物的私生活,滿足好奇八卦心理﹔此外,醜聞故事往往牽涉犯罪、婚外情、桃色糾紛、爭奪權力及財產、家族紛爭等負面情節,如電影和電視的『情節劇』(Melodrama)內容,曲折離奇,因此醜聞往往能吸引和刺激大眾的追看意欲。」sponsored 而狗仔隊的出現,正正是面向這種心態而衍生的傳媒產物,但很少人知道,引發狗仔隊誕生的是 90 年代玉女巨星王祖賢。在香港及台灣媒體工作 24 年的黎慕慈對端傳媒記者回憶說,1990 年《壹周刊》在香港面世,當時還沒有狗仔隊,直至有一天,負責電影介紹的同事接了一通電話,說王祖賢在已婚緋聞男友林建岳的辦公大樓。在當時,絕大多數娛樂組記者像往常一樣,正打算致電向當事人的經紀人查問,但《壹周刊》的主管要求記者直接趕到現場查看,於是那名記者到達現場並拍下王祖賢離開男友大樓的相片,成為該期《壹周刊》娛樂封面,出刊當天已賣清光,引發全港討論。其後壹周刊娛樂組成立一隊 5 人特別調查組,掌管的人正是黎慕慈。這個調查組是狗仔隊的前身,成員全部不是記者出身,其中一人更曾是影星梁朝偉的司機。sponsored 「目的是較易掌握明星藝人出沒地點,有利跟蹤。」黎慕慈對端傳媒說。如此這般,香港狗仔隊文化正式開啟,至 1995 年與《壹周刊》同集團的《蘋果日報》成立,狗仔隊文化進入報紙。2001 年狗仔隊文化進一步由《壹周刊》引入台灣。2003 年,內地娛樂新聞記者卓偉跟蹤偷拍女影星劉曉慶,娛樂狗仔隊正式在內地興起。sponsored ↑ 娛樂雜誌。端傳媒攝影組設計圖片開得快,轉數快,狗仔隊迎來高峰期 張志健在 2000 年入行,正好遇上這個全盛時期,他回憶道:「當時很容易跳槽,周圍都高薪挖角,初入職的狗仔隊月薪已達 2 萬港元,而普通的娛樂記者只有 1 萬元。」娛樂狗仔隊的入職要求學歷中學程度便可,最重要的是持有駕駛執照。張志健透露︰「行內 9 成 9 的狗仔隊都有車牌,最重要是開得快,夠大膽,古惑轉數快(腦筋轉得快)。」張志健參與了無數次狗仔報導,最令他引以為傲的要數 2002 年藝人謝霆鋒在香港金鐘紅棉路撞車後鬧出頂包案,最終謝霆鋒因妨礙司法公正罪成被判入獄 14 天。張志健憶述︰「當時在赤柱監獄附近的山坡,近 30 名行家全聚集在那個山頭,吃喝拉睡都在那裡,花了十幾小時終於等到拍攝謝霆鋒出來散步穿囚衣的模樣。」sponsored 2000 年前後,以狗仔隊手法報導藝人的娛樂雜誌《3 周刊》及《東方新地》相繼成立,其他傳統報紙雜誌也相繼仿效,這是香港狗仔隊最盛時期,亦是全球狗仔隊的高峰。今年,美國網路新聞媒體《BuzzFeed》就狗仔隊作出專題報導,指 2000 年代初期是狗仔隊的高峰期,一幅 Brad Pitt 與前妻 Jennifer Aniston 在沙灘漫步的照片,叫價達 50 萬美元。儘管在 1997 年,有指英國皇妃黛安娜為逃避狗仔隊的追拍而發生車禍身亡,引發公眾對狗仔隊手法的猛烈譴責,但依然無阻狗仔隊對藝人的窮追猛打。智慧型手機與社交平台重創娛樂新聞 直至 2008 年,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與社交網絡的流行,一切資訊透過手機或網上免費獲取,嚴重影響紙媒的銷路,而娛樂新聞當然不能獨善其身,娛樂雜誌銷量開始下跌。據壹傳媒數字,曾經是全港銷路最多的香港娛樂雜誌《忽然一周》2000 年每期銷路約 30 萬冊,到 2008 年跌至一半,到今年停刊前每期銷路約 6 萬冊。sponsored 除了銷路影響,網絡平台令娛樂新聞受到另一種考驗——娛樂藝人不再需要記者幫忙,亦能發放消息。《東方新地》社長暨總編輯曹雪聰形容娛樂記者的存在其實是「『明星制度』的伸延」「藝人透過娛樂新聞的包裝渲染,既保持了個人星味的神秘感,也維持了適當的曝光率。」然而,社交網際網路的出現,藝人再不需要娛樂新聞才能吸引觀眾,他們可透過個人網址及媒體帳戶,自己消息自己發放:今年 12 月 1 日,歌手郭富城自己在微博上公告戀情﹔台灣藝人周渝民也於今年 11 月 10 日自己在微博宣布結婚。「以前這些新聞是我們狗仔隊爆出來的,現在他們都自己發放消息。」張志健苦笑。sponsored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副教授盧偉力就認為,娛樂新聞的式微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改變有關,「網際網路的興起令觀眾不再聚焦舞台和大型電影院,口味越來越分化。」甚至,何謂「娛樂」的也變得模糊:「以前流行八卦式娛樂新聞,但現在名人在社交網絡貼自己的生活細節,和網民交流,本身已成為一種娛樂。觀眾越來越不需要八卦新聞。現在的明星已不像以前的梅艷芳、張國榮,有一種舞台光環的神秘感,反而名人越像普通人一樣主動與觀眾在網絡上互動接近。」狗仔張志健直言,近一、兩年,不少娛樂狗仔直接從藝人的微博上截圖,成一則新聞交差了事。不過,他反駁指藝人在社交平台或網誌發布的消息,始終不是普羅讀者最感興趣的:「(網上)都是好消息,而我們狗仔隊做的,主要是揭發不好的,他們絕不會在社交平台上發布這些。」香港娛樂圈之凋零 sponsored 曾經,張志健與一眾狗仔隊仍希望發揮「狗仔使命」,但現實執行又遇上阻力。媒體萎縮,成本壓力令狗仔隊人數大減。以張志健任職的娛樂雜誌為例,5 年前三隊狗仔共 20 多人,現時人手縮減至兩組,餘下 10 人。「以前每組會派 1 至 2 人,長駐香港中環置地廣場、蘭桂坊或金鐘太古廣場等明星經常出沒的地方,看有沒有遇到目標可跟蹤偷拍,但如今不夠人,根本無得等。」張志健說,更甚的是,考慮成本的大前提下,大部分離港出差的跟蹤也一律取消。「但如今大部分香港藝人都北上拍片做 Show,我們狗仔要跟蹤他們去大陸的話,交通租車住酒店都是錢,成本太高,公司不批,跟個屁嘛。」狗仔隊唯有以有限人手資源,留守香港工作,但又嘆面臨新的問題:「香港現在娛樂圈一潭死水,根本沒有明星藝人值得跟,近期就連80至90年代(艷星)葉子媚及林子祥都用來做封面,你就知道現時根本沒有什麼明星值得我們去跟。」他慨嘆,一宗半紅不黑的女模特兒與公司老闆的緋聞,令全港狗仔隊出動追訪,反映的其實是香港娛樂圈凋零。現時,香港約有 7 本娛樂雜誌,端傳媒統計了這些雜誌近十期的封面,發現封面藝人平均年齡達 43 歲,而且大部分都是 90 年代的香港藝人。↑ 香港娛樂雜誌都在八卦誰?圖:端傳媒設計部另一邊廂,娛樂界韓星當道,香港本地藝人的娛樂新聞已不能吸引讀者眼球。於是,一度是全港最高銷量的娛樂雜誌、創刊 20 年的《忽然一周》就在今年 8 月 7 日停刊,娛樂狗仔的路,愈來愈難行。說得唏噓,張志健吐出心聲︰「八卦新聞,本來就是可有可無,我們一向都被看低一線,忽然一周停刊時,有誰關心過?」在張志健身邊,不少行家已經從狗仔隊轉職為司機或私家偵探娛樂雜誌還會不會有未來? 娛樂狗仔行業慘澹之際,香港都市新聞集團主席黃浩最近卻推出另一本新娛樂雜誌。黃浩本人正是狗仔隊跟蹤對象,他太太徐淑敏是前香港小姐及無線電視藝員,二人婚前婚後都不時被狗仔隊跟蹤。2010 年黃浩更因向狗仔隊吐口水被控襲擊,最後才獲律政司撤銷控罪。不過,他卻在新周刊大張旗鼓成立新狗仔隊,「我新成立的狗仔隊,規模會是全港娛樂雜誌最大,有 30 至 40 人。」黃浩認同,香港娛樂圈已經式微,取而代之是「網絡紅人」和跨媒體藝人的影響力,「就像 Bob(林盛斌,電台及電視節目主持人)現在都比很多歌星紅得多。」他亦斷言,新娛樂雜誌只會留下一半篇幅報導香港娛樂圈新聞,報導範圍會進一步擴展到香港以外,「大中華地區、日本、韓國的明星都是報導對象。未來我們會越來越多報導內地、韓國和台灣的藝人資訊。在這些地區我們都與當地媒體有 Alliance(聯盟),除了互相提供當地藝人的新聞資訊外,也會『借出』狗仔隊協助『跨國』跟蹤。」張志健坦言不看好黃浩的做法,在他眼下,現時的香港差不多已沒有娛樂圈,要做出具爆炸性的娛樂新聞難度實在很高,他自言看不清將來:「單看歌手,你看近 10 年的樂壇頒獎典禮,最受歡迎男女歌手都是那兩個,衰點講句,兩個加起來近百歲,你不悶我也悶;電視劇?剛剛無線那部劇集的三個小生男主角個個竟然 50 幾 60 歲,而且後生一輩根本不看電視;就算是電影,聖誕檔期你數不出有哪一部香港出品……」張志健忍不住爆料香港娛樂圈的衰落。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