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敦煌莫高窟壁畫 揭唐代女子「群像」

圖為莫高窟第130窟《盛唐的女供養人-段文傑臨摹》。 大 中 小 敦煌研究院在3月8日「三八婦女節」之際,以「大唐女神範兒」為主題,披露了莫高窟中關於女性題材的經典壁畫,揭密唐朝女子「群像」,反映女性在唐代具有相當的社會地位。根據中新網報導,敦煌唐代壁畫中的飛天非常精美,幾乎是每窟都有。飛天又名『乾達婆』、『緊那羅』,是起源於印度的古神話中的人物,專司娛樂和歌舞的神。敦煌唐代壁畫中女性樂舞伎主要包括天宮樂伎、舞伎。根據佛經,凡佛國上界,一切從事樂舞活動的神眾都可以稱為天宮樂伎,奏樂者稱為『樂伎』,舞蹈者稱為『舞伎』。敦煌唐代壁畫中還有一類非常重要的女性形象,盡管她們不是以『女神』形象出現在敦煌石窟中,但她們卻是出資開窟造像的女施主。敦煌唐代壁畫中有非常多菩薩的形象,在印度佛教藝術中,菩薩的形象是有男有女的,隨著佛教藝術傳入中國,經過隋代演變,到了唐代時,敦煌壁畫中的菩薩已經處處體現出了女性的柔美。『藝術來源於生活』,敦煌唐代壁畫中樂舞伎的形象,無論是從華麗的服飾,還是曼妙的舞姿,都反映出女性在唐代具有相當的社會地位。學界對於菩薩以女性形象出現的原因多有解讀,其中有一點大概是大眾都會認可的:佛教所說的慈悲和女性的某種內心特徵具有類似性,女性所具有的慈忍柔和,表現在日常行為中即是愛,就像母親對於兒女的愛是無私和無微不至一樣。關於天女的形象,學界普遍認為她的原型就是古代現實生活中的年輕貴族婦女形象,如帝王的后妃、公主,或王公貴族的妻女等。天女完美的外表,以及造福眾生的廣大神通,實際上也是古代人心目中理想女性形象的昇華。飛天中的人物起初是男女都有,歷經隋代的演變,唐代的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大多已經是能歌善舞、風姿翩翩的女性形象。她們的姿態生動,造型優美,不僅給人一種『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直觀形象,也透過壁畫將女性的美貌、風度和神韻充分展現了出來。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