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煩惱即菩提
煩惱即菩提,只有活在當下,才能從容自在。(記者林調遜/攝影) 大 中 小 在尚未談到煩惱即菩提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我們平常生活中的想法和感覺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是說你的心如何產生,我們都知道三界內皆唯心,萬法唯識,也就是說三界內的生靈皆以『心』為主宰,所有的東西皆由識(自性) 所作用與顯現出來的,也可以這麼說,你的心的想法完全是你自性(第八意識)的作用與顯現出來的,而外在的「根與塵境」只是外在的引導你產生『心』想法的導引線而已。如果你察覺到這層道理後,當你做錯任何事情時,再也不會怪罪別人了,也就不會再說是人家害你的,你會了解千錯萬錯都是自己的錯,當明白了你的心,見到自己的自性時,你就了解所有這些是你第八意識內的種子不好,因此才讓你產生不對的想法,才有偏差的行為。當我們理解了這種邏輯真理後,我們就可以來說為何煩惱即菩提呢?煩惱就是你那『一念心』讓你往不好的那個方向去思考,因此才有煩惱,如果你能夠轉個心念,處處皆能正面思考,那麼哪裡還有煩惱呢?但一般凡夫大都生活在過去記憶及妄想預測不好的未來,因此造成你重重的煩惱。想過去就是雜念,想未來就是妄想,這兩者是構成凡夫煩惱的重要來源,因此我們應當活在當下,才能從容自在。但活在當下談何容易,或許當你專注在做某件事情時可以活在當下,但當你忙完後,一空閒下來,就又開始回憶往事,妄想未來的事,就又開始複製您的煩惱了,由此可知煩惱是你自己複製出來的,因此經典告訴我們過去未來現在心皆不可有,應活在當下,應該無所住而生其心。由於我們一般凡夫的第八意識所藏的多較不好的種子,因此在你的心的感覺想法都產生很煩惱的想法,但如果你學會正向思考轉您的心念,不要再負面思考,那負面的煩惱就轉向正面的菩提,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是煩惱或菩提完全決定您的那『一念心』但要擁有那一念正向思考的心是不容易的,修行一個人的惡習不是知道就可以做到,需透過修行漸進式才能去除。夫妻相處生活的嘮叨即關心也是一樣,當對方的關心如把它當嘮叨來看,那就是負面的想法,如果把他的嘮叨轉換成正面的關心,哪裏還有嘮叨呢?當你感覺對方都在關懷時,你溫暖都來不及了,哪還有煩惱呢?由以上的邏輯道理知道,我們心裡的那『一念心』太重要了,如果能時時刻刻保持正向的念頭,處處往好處想,那煩惱就是菩提了,嘮叨即關心了,您說是嗎?但願讓我們共同努力學習正向轉心念的功夫。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