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竟如此的「給力」,別再掏了!

常掏耳屎,聽得更清楚?一名四十歲女性常用手指、棉花棒掏耳朵,耳道卻掏出傷痕,發炎紅腫、熱痛。其實「耳屎不需要掏」,它能保護外耳道,防禦灰塵和細菌, 更會隨皮膚生長往外移動、自然代謝;除非引起不適,才須由醫師協助清除。耳朵外耳道皮膚有皮脂腺及耵聹腺,其分泌物混合進入外耳道的灰塵、細菌,自然生成為耳垢,對耳朵有保護作用,它的成分能夠產生抗菌環境,避免細菌、黴菌感染,也有防水保濕的功用。掏耳屎可能將耳垢往內推,堵住或傷害耳膜,刮傷外耳道較薄的皮膚,引起乾癢、細菌感染或發炎。耳垢因個人體質而異分為乾性、油性兩種,前者會隨新陳代謝往外移動、排出體外;後者就算用棉花棒、掏耳棒也掏不出。。若突然耳鳴、聽力下降或有耳悶感,才須由醫師檢查,必要時清除耳垢。建議,油性耳屎者每半年,或可由醫師協助掏耳。外耳道皮膚薄,即使用看似溫柔的棉花棒掏耳屎,愈掏此處皮膚會愈乾燥、發癢。建議洗完澡後,以毛巾擦拭耳殼即可;若游泳或戲水後,感覺有水進入耳朵內,可傾斜頭部,將耳朵往後上拉,讓水自動流出,或以吹風機距離十到十五公分熱風吹乾。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