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椒鹽、彎管子普通話背後的地域文化心理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蘭津渡Photo Credit: kerttu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大陸把通行的標準漢語稱為「普通話」,而不同地區的人對於富有地方特色的不標準普通話各有稱謂,一般來說,不少地方就直接以地域命名,比如臺灣腔,雲南「馬普」(由昆明馬街而得名),川普等等。但最富有特色並不直接以地域命名的莫過於湖南的」塑膠普通話「,四川的「椒鹽普通話和湖北的「彎管子普通話」了。這背後,有可堪玩味的地域文化心理和思維。 湖南人的思維總是犀利而實用的,直指事物性質,又繼承了「南楚好辭」的特質,總不忘弄個比喻來修飾一番。以塑膠喻之,即用某種可感知的實體材質來比喻某事物的品質。塑膠的一般認為沒那麼堅固、耐久,也就是品質差了點,關鍵是還可以像塑膠一樣自由變形。塑膠普通話也完全是湖南人民根據自己口音特色的自由不羈地再塑造。塑膠的普通話差是差了點,但還能用;是走了形,但不用受標準音的拘束。這背後就是一種自嘲但又不拘一格的湖湘態度。塑膠就塑膠吧,也是種特色,因此,湖南塑普口音反倒越來越流行,成為不少在外湖南人的標誌。

四川人天性詼諧,又酷愛烹飪、美食,不自覺間,將味覺也帶進了對自己普通話的形容裡。你們不是說我們四川人的普通話講得不好嗎?可是那沒辦法,我們四川人做事如烹小鮮,就喜歡加點佐料,普通話裏面摻了椒鹽,並不會變質,一樣的有味道。跟湖南「塑膠」比喻相似的是,椒鹽普通話一樣具有自嘲的精神,但它不像湖南以物比物的直接,也不似湖南直接以塑膠換之的肆意,而是多了一份委婉,一份幽默。我們只是不自覺地將普通話做了些添加而已,這便是四川人樂天知命的人生態度,難怪四川人說自己是天下人的鹽! 湖北的「彎管子」比喻,同樣形容得活靈活現。何謂」彎管子「?大概有兩層意思:第一,不正的即為彎。湖北松滋市把本市南部接近湖南口音,而與市區不同的話,就稱為」彎聲音「。第二,普通話說得不溜,磕磕巴巴的,當然就像一根彎管子一樣不那麼順暢。這個比喻的妙處是背後可以感受得到具體的人物形象,"彎管子」便可直接借代指稱某類講話蹩腳的人。但正因為背後出現了人,而且這個詞本身在「正與彎」或者「直與彎」的對立中已經鮮明地預設了價值標準,所以,它倒是或多或少帶上了一種市井氣息的貶損色彩。與湖南「塑膠普通話」着眼於質感,四川「椒鹽普通話」傾心於味道相比,「彎管子普通話」的心理更傾向於名頭,那種以正為美的名頭!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Related Posts:
  • 女童被殺談人權等值
  • 台灣的法律怎麼了?
  • 談林全捨2000萬薪酬
  • 便宜不要貪
  • 給外婆的信
  • 我們活在了一個被美圖視覺綁架的年代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