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腦袋被「搬家」後 大腦其實還能思考?網友:都不敢直視那雙眼了!





據此,荷蘭內梅亨大學根據生物學家Francis Crick的假說展開了一項研究:大腦被砍後來有意識嗎?
為了確定實驗室小白鼠的慣常死法——砍頭——是否人道。
研究人員將腦電圖(EEG)設備連到老鼠的大腦上,砍掉牠們的腦袋,然後對腦電活動進行記錄。

荷蘭研究者發現,在頭身分離後,老鼠的大腦還會繼續產生12-100赫茲頻段的電活動約4秒左右。該頻段電信號與意識和認知有關,被定義為「包括思考在內的心理過程」


這一發現,說明腦袋被砍後數秒,大腦可以繼續思考並感受被砍頭的感覺,至少老鼠是這樣的。
雖然老鼠身上的發現通常可以遞推到人身上,然而人被砍頭這種實驗是做不了的,所以人的腦袋被砍後是否有意識活動我們是無法得知,不過,一份有關斷頭台發明的年鑑中,提到了一些有關人被砍頭後的記錄,這些內容說明,人被砍頭後很可能確實保留有意識。


【關於砍頭的歷史】
在文明史上很長一段時間,砍頭一直是死刑的一種。


砍頭之所以這麼殘忍跟工具和劊子手有關。斧頭和刀是適合砍頭的好工具,但是它們容易鈍,也很考驗劊子手的體力。有些文化中,執行砍頭的劊子手一定要是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而有些則允許生手來執行,於是就會出現要砍好幾次才能把頭砍下了的情況。

【神器斷頭台】
18世紀末出現了比較人道的砍頭工具——斷頭台。雖然很多人覺得這個工具太過可怕,然而對砍頭而言,簡直是神器。


如果用刀或斧子衝著後脖頸砍上幾下,那麼在腦袋離體前就會造成失血。相比之下斷頭台就乾淨利落多了。而且頭砍下來後也不會亂飛,撿的時候也會方便很多。
有了斷頭台後,斬首就方便多了,通常劊子手會撿起頭顱向圍觀者展示一下。


【斬首後表現出意識的案例】
關於斬首後頭顱是否還有意識的說法爭議很大。有人認為,斬首後面部出現的活動只是控制嘴部和研究的橫紋肌由於短路或殘餘的電活動抽搐造成的,這種說法對身體而言是適用的,可腦袋畢竟是大腦的家,那裡控制著意識,而且乾淨利落的斬首並沒對大腦造成外傷,因此它很可能在失血致死前保留有意識。



關於人被斬首後,意識還能保留多久的問題也備受爭議。
我們知道,雞頭被砍掉後身體還能走動幾秒,前面提到的老鼠實驗也是。
另有關於小型哺乳類的研究表明,掉腦袋後意識可以保持長達29秒。對於那種狀態而言,這麼長的時間簡直太可怕了···令人在意的是,斷頭後保留有什麼樣的意識,包括對疼痛的感知嗎?包括對死亡的恐懼感嗎?



1989年,一個退伍老兵和朋友一起遇到了車禍,據他說,他那腦袋搬家的朋友表情發生了變化:「先是表現出了震驚或困惑,而後變成了恐懼和悲傷」。


德國研究者聲稱被砍掉的腦袋會在醫生檢查時咬牙,或露出可怕的表情。最有名的,大概是Beaurieux醫生的報告,據說他曾經觀察到很驚人的情況。犯人被砍首25—30秒後,由於醫生呼喊他的名字,那顆腦袋睜開了眼睛看向了醫生。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