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癡肥比減重難幾百倍!日本相撲選手的恐怖修煉祕籍大曝光...吃這麼多不會死掉嗎?






相撲在日本已經有1500年的歷史了,這種特殊的運動方式造就了無數肥胖的相撲手。這些相撲手是如何胖起來的?能否再瘦下去呢?



他們是“吃”胖的
相撲的取勝產生於相互的衝撞和對抗,因此保持肥胖的身軀是獲得成功的重要手段。教練從14歲左右的男孩中挑選學生時,憑經驗看對方有沒有將來發展成龐大身軀的潛力,經過5年訓練和淘汰,成才者僅三百分之一。相撲力士的特殊身軀,是靠“練”和“吃”形成的,但是他們的技藝卻要經過不斷的苦練、潛修。



他們每天清晨5點起床,洗漱後先打掃練功場地,做準備活動,然後在師傅的指導下練功至11點,接著學習一個小時,直至12點才吃第一頓飯。他們從早上起就不吃不喝,又進行了半天的劇烈運動,早已飢腸轆轆,到吃飯時自然個個狼吞虎嚥,因此對食物的吸收效果是最好的。

以下是不同的相撲手一頓飯的最高食量記錄:72碗麵,36盒飯,20升日本米酒和37瓶啤酒。相撲手最常吃的一種火鍋叫“腔高”,裡面有各種蔬菜和肉。營養學家估算過,他們每天要攝入18500至19000千卡的熱量,這通常是同樣身高男子攝入量的3~4倍,過多的熱能會轉變為脂肪儲存起來,同時食物中的高蛋白成分又為他們肌肉的生長提供了物質基礎。



午餐後,他們下午睡眠數小時,使食物充分消化吸收,直到晚上熄燈前都不再運動。上午鍛鍊時腹中空空,皮下脂肪就被作為能源耗用掉。而長時間的睡眠,既促進了生長激素的分泌,又促使肌體吸收食物中的養料,從而造成他們的肥胖身體。



總結他們體重迅速增長的原因,一是進餐速度快,狼吞虎嚥,因此保持旺盛的食慾;二是食量巨大,明顯能量過剩,可以轉變為脂肪儲存起來;三是在進食富含動物蛋白的食物的同時進行艱苦的訓練,使肌肉快速增長。這種特殊的育肥方式使他們的身體具有如下一些特點:體重大大超過常人,脂肪體重比高於非肥胖人群,但是又明顯不同於超大體重的肥胖者;粗壯的骨骼與發達的肌肉使他們身體力量巨大,運動起來也相對敏捷、利索,不像一般胖子稍一動彈就大汗淋漓,氣喘吁吁。



這麼胖還算健康嗎?
據醫學專家稱,人體的體重如果超過180公斤,膝蓋、踝關節和臀部就容易遭到永久性損傷。相撲運動員經常鍛鍊情況會稍微好一些,但並不等於說他們發胖就一點問題都沒有。相撲運動員體重過重、脂肪過高使他們易患血脂異常、高血壓等多種疾病。



日本學者對690位相撲運動員的調查發現,高尿酸血癥發生率高達50.4%,空腹血糖受損者達20%,高甘油三酯、高膽固醇血癥的發生率也明顯高於一般人群。這些心血管疾病和代謝性疾病使他們的壽命比一般男子減少20年,而且體重指數越大,壽命越短。

日本學者的研究結果還顯示,相撲運動員體重指數(體重指數是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是國際通用的判斷肥胖的指標)大於42者,35歲前的死亡率高達50%,而體重指數小於33的,卻有一半人活過46歲。一般人的肥胖對身體的危害大於相撲運動員,因為他們日常體力活動量遠不及相撲運動員。

看到上述現象人們禁不住為相撲運動員退役之後的身體擔心。實際上,退役後的相撲運動員只要改變以往不吃早飯、猛吃午飯、飯後大睡這種特殊的起居、飲食規律,體重就會停止增長。以後逐步養成適當節食、堅持鍛鍊、注意正常起居的良好習慣,他們的體重自然會緩慢下降。 曾經是日本相撲力士的中國人王瑜身高1.80米,在役時的體重是135公斤左右,退役後逐漸降至115公斤,主要是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所致。



關於相撲手的種種
現在的日本大約有800名職業的相撲選手,級別從最低的弟子到最高的橫綱。在每次相撲比賽結束後,根據力士們在15天比賽中的表現來排列他們的級別。新的公佈排名表叫做“番付”,由日本相撲協會模仿古代的書寫風格印刷公佈。幕內組織包括5個最高階別,依次為橫綱、大關、關脅、小結和前頭。橫綱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從橫綱級別創立至今的300多年歷史裡,只有不到100名力士擁有此殊榮。



相撲手過的是森嚴的等級制生活,連吃飯、上廁所、洗澡,也要根據等級地位列出嚴格的前後順序。
               
           

這種運動競技也真的是挺沒人性的啊!




看趣聞就像拉屎,是每天必須的!加入【卡撐粉絲團】讓你大便都在笑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