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來的精妙養生觀,要這樣養生,身體才會強健!!
人們說「經」是要「經常」閱讀,可以常讀常新。將至新年之際,翻閱十三經之一的《禮記》,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養生內容,覺得好,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禮記》中的養生觀《禮記》是三禮之一,與《周禮》、《儀禮》並列,《禮記》是解釋《儀禮》的,說明為甚麼要行這樣的禮?意義何在?「禮」,古人解釋為「履」,意為多幹活少說話,否則,豈不是一個擺設。 《禮記》認為人世間所「得」的一切都是由這個「德」交換而來的,《禮記‧大學》中說:「有德此有人,有德此有土,有德此有財。」《禮記‧中庸》裡說:「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要想「得」,必須要有「德」才行。
有德身強體健養生當然也要有德,有了德之後,身體才會強健。《禮記》中的一篇,後來成為《四書》之一的《大學》裡說:「富潤屋,德潤身。」有錢的人可以把屋子裝潢得漂漂亮亮的,而有德之人則可以把身心調節得很好。「潤」是指潤澤,用平常的話來講就是印堂發亮、滿面紅光、血脈和暢、肌膚榮華之意。好比春、夏之際,萬物欣欣向榮,表明了旺盛剛健的生命力。宋、明的大儒們,他們的學生在旁邊常感到有如春風般的和熙之氣。佛經中也記載,人們在聽聞佛法時,常常會是「驚喜交集」、「目不轉睛」,聽完後又「歡喜讚嘆」、「皆大歡喜」,都是一種大德之相。我本人狀態好的時候,也會感覺到面部肌肉異常鬆弛,全身很輕;而不好的時候,身體發沉。小說中說某位主人翁心情不好的時候,身體像灌鉛一樣,有萬斤重,都是大實話。
「僵」和「枯」缺乏生命力「潤」的反義詞是「僵」和「枯」,一般被認為是缺乏生命力的體現,是死亡物質。看看那些枯枝敗葉,無不枯黃僵硬。我小時候養過雞,發雞瘟的時候,瘟死的雞不久就會變得像石頭一樣堅硬。罵人的時候,有時會罵「死翹翹,邦邦硬」這樣的話,其實裡邊也有一個小祕密,是罵人缺德之意,罵人的人倒不一定都知道。據一些古籍記載,壞人死亡之時,屍體會變得非常僵硬,也就是俗語所說的「死翹翹、邦邦硬」。大德之士臨終之時,常會預知日期,端坐而化,逝後四體柔軟,面目如生,頭頂生暖,俗語說就是要到天上去了,而靈魂要從頭頂上出去,不會「邦邦硬」,「僵」、「硬」都是業力大的反映。其實,現代的一些科學研究也發現,人和動物在無理性、發怒、放縱自己的時候,會釋放出來一種物質。比如:把某一個人在發怒的時候所凝結出來的液體,注射在別人或是動物的身上,之後,被注射的這個人或動物一定會很生氣或勃然大怒,或是在情緒上產生極大的變化。這樣看來,「僵」、「硬」所代表的是一種不好的物質,而「德」則是一種好的精華物質。
養老撫幼古有別《禮記》中還記載了養老之禮,撫幼之禮,很值得借鏡。比如:指出了老年人在各個時期的生理變化,《禮記‧王制》裡說:「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飽,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雖得人不暖。」過去,大戶人家常常用童男、童女給老人暖體,也是古人的養老之禮。而古人織帛,原來也是為了敬神養老,不是有錢就可以享用的。 對於老年人的食物,《禮記‧王制》說:「五十異粻,六十宿肉,七十貳膳,八十常珍;九十,飲食不離寢、膳飲從於遊可也。」意思是人50歲的時候,應該和少壯者分食;60歲的時候,時時備有肉食,莫使缺乏;70歲的時候,要備有零食;80歲的時候,要經常吃一些美味佳餚;90歲的時候,食物應該放在老人的身邊。《禮記‧內則》篇裡還詳細記述專門為老人們準備的8種珍饈佳餚的製作,如:肉要用上好的里肌肉,要製成老人易於吸收消化的粥狀食品等等。則可以知道今天中國的烹飪技術世界第一,也是為了孝親養老,不是為了滿足人的口腹之慾。對於兒童,《禮記‧玉藻》篇裡說:「童子不裘,不帛。」「緇布衣。」因為裘和帛過於溫暖,會傷了兒童的「壯氣」,醫家也說兒童是純陽之體,不用過暖。但是兒童非常愛漂亮,可以在衣服的邊上鑲上繡錦,這樣既合理又合情。三國時的王朗看到魏明帝的子女總是養不大,就上疏說可能是因為衣被太溫暖所造成的。
順應天時防範未然《禮記》中對日常生活的細節也加以引導。《禮記‧玉藻》篇裡說「君子無故,玉不離身。」因為可以「觀玉比德」,時時激勵自己要磨礪品性,像玉一樣「溫潤以澤、堅而不蹙、廉而不劌、鮮而不垢、折而不撓」。《禮記‧禮運》裡說:「四體既正,膚革充盈。」指出了體正則心正,心正則身體也會變得強壯。《禮記》認為外在自然節候陰陽的變化,身體也會出現同樣的變化,故要順應天時。《禮記‧月令》裡說冬至陽始生,夏至陰始生,此時人們應該安靜無為,戒除慾望,「以待陰陽之所定。」《禮記‧祭義》中說:「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淒蒼之心,非其寒之謂也。」指出了人們在天時變化之時,感到了天地升降生殺的運行,而自然生出敬畏之心。看了這些,真是很驚嘆於古人的偉大,正像人們所讚嘆的那樣,老、莊、孔、佛等古聖賢們,雖然不是醫生,卻是勝過操刀開方普通醫生的「大醫」,防疾病淫邪於未然,治病於未發之間。《禮記》中記載的內容,像中醫一樣,都是經過了人們數千年的實踐,每一句話的背後都有千萬個實踐者,規定了中華文化的基調。但時易世移,如今《禮記》只剩下空頭的文字,變成了考古學、文獻學研究的對象。有些在民俗中還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老一輩裡面也保留一些,只是越來越少見了。via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