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宇宙電波竟然每年出現一次!重點是還等同太陽累積1萬年的能量爆發!
韓國《中央日報》3月8日報導,有研究顯示,宇宙以每年一兩次的頻率傳到地球的「外星人的聲音」是中子星爆發的聲音。據悉,去年4月,澳洲帕克斯天文臺的無線電望遠鏡感知到了從宇宙傳來的不明電波,這電波比一般的宇宙電波強數百倍。這一情況在2007年就已經被其他的望遠鏡觀測到,頻率為每年一次。在所觀測到的電波中,有的電波的強度比太陽積蓄10000年才爆發的能量還要大。
天文屆組織了多國聯合研究隊來調查其原因。他們把此電波命名為「快速射電暴發(FRB :fast radio burst)」,澳洲和日本等多國研究隊經過2年的研究,把FRB的發出位置鎖定在與地球相隔60億光年外的星系。
還用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夏威夷斯巴魯望遠鏡來觀測。澳洲科學院的責任研究員西蒙•約翰斯頓稱,「確定了電波的爆發位置,電波爆發的原因也能找到」。天文學家推算稱,中子星相互衝擊而爆發出來的能量引起了此電波的爆發。中子星在比太陽大10倍的超新星的爆發過程中形成,具有強大的磁力。中子星在相互衝擊的過程中,產生了能量,其能量隨著宇宙空間傳播到了地球。對於電波是「外星人的訊號」的看法,埃文基恩博士則稱是「可能性很低的事情」。
通過對FRB的研究,又一個宇宙祕密被揭開。德國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和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共同參與的研究中發現,2012年11月到2015年之間所觀察到的FRB都是在同一地點發出。科學家們希望通過對FRB傳達到地球的過程的研究能夠揭開宇宙暗物質的祕密。
快速射電暴從近十年前第一次被發現以來,就一直讓天文學家困惑不解。它是一種只持續幾毫秒的無線電波,但在這短暫瞬間卻能夠釋放出相當於太陽在一整天內釋放的能量。它們可能源於遙遠的星系。然而,關於它們是如何生成的,目前尚缺乏被普遍接受的解釋。紅移測量讓天文學家可以確定快速射電暴發源地有多遠,但在射電暴消失之前確認其天體座標仍非常有難度,至今為止天文學家都無法確認快速射電暴的紅移。
英國麥克爾斯菲爾德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組織的伊萬·基恩和他的研究團隊,此次使用澳洲帕克斯射電望遠鏡,對快速射電暴FRB 150418進行了觀察。研究團隊發現,FRB 150418源於一個橢圓星系,有著0.492的紅移。
研究人員指出,在此之前,天文學家從未同時確定過任何一個快速射電暴的位置和宿主星系,更沒有精確計算出紅移。他們表示,由於FRB 150418的射電餘暉經過了6天才消逝,它不可能來自脈衝星——這對最近發現的另一個無線電脈衝的解釋提出了挑戰。因此,該結果也可以表明,快速射電暴應該至少存在兩個種類。
如果快速射電暴來源被證明且距離可以被精確測定的話,將成為一個新的測試愛因斯坦等效原理的強有力工具。目前這項研究結果就為神祕的快速射電暴的來源,提供了新的力證。
快速射電暴同引力波、各種射線和電訊號等一樣,都能成為人類觀察其跨越的宇宙空間的載體,比如研究訊號源與地球間存在怎樣的等離子體。然而它爆發後立刻杳無蹤跡,一直是天文觀測的「副產品」,缺乏足夠的細節數據確定其發生地點和原因,甚至時至今日也難說清它究竟意味著什麼。現在,快速射電暴的所在地、宿主星系及紅移首次確認,不但是揭開謎團的重要一步,也將引發我們的研究熱情,希望隨著更多發現和研究,快速射電暴能成為人類窺視宇宙的新工具。
VIA:三體網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