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萬象/南鑼鼓巷書店進門需買5百門票 禁用手機電腦

北京南鑼鼓巷樸道草堂書店。 大 中 小 有人把初遇這間書店稱為『驚豔』,它身處喧囂的南鑼鼓巷深處的一條小胡同裡,簡單樸素的門臉,並無特別引人之處,走進去才發現別有洞天。四壁高高的木質書架,院子裡一眼古井,兩棵棗樹,伴著茶香和午後的陽光,讓人的心一下子安靜下來。挑兩本喜愛的書,坐在後院的那棵400多歲的大棗樹下消磨,時光似乎也放慢了腳步。根據北京晚報報導,在京城讀書人的圈子裡,這家書店雖藏身深巷之中卻名聲遠揚,它被書友稱為『鑼鼓巷深處的湖濱散記』,它就是樸道草堂(《湖濱散記》是美國作家梭羅的作品,它記錄了作家獨居在瓦爾登湖時回歸自然的生活狀況及所思所想,隨著作品享譽世界,瓦爾登湖也成為讀者心中遠離塵囂的象徵)。草堂主人周一方,是個低調而神秘的中年男人,從別人口中得知,他學的是外語專業,愛好寫詩和哲學,早年下海創業,公司有上千名員工,如今卻一心撲在這間書店中。書友們都稱他為『老周』,自稱從不接受媒體採訪的老周,在我軟磨硬泡了半年之後,終於和我面對面聊起了關於草堂的一切。老周豪爽、坦誠,笑容很溫暖,他說:『開書店是一個使人幸福的職業,在這裡你可以遇到無數美好的人。』進門交手機離開有驚喜冬天的南鑼鼓巷依舊人聲鼎沸,遊人如織,商家都在忙著攬客。可是當我走到樸道草堂門口,卻分明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氣氛,門口那張醒目的100元(以人民幣計算,以下同)門票的『入門須知』把絕大多數遊人擋在了門外,有人稍作停留好奇地打量,有人無視地匆匆走過。賣門票的書店大概在京城還是頭一家。推開緊閉的大門,書店內幾乎沒有人,顯得很冷清,我有些迷惑,為什麼要設置門票這個門檻,難道不歡迎更多的遊客來書店逛?在老周的茶室裡隨意聊起來,他緩緩道出關於門票的緣由:『門票是一種擇選,抱著對美好事物心存奉獻的人自然會進來。』收門票是從今(2016)年初正式開始施行的,這是他經過長久考慮的結果。『一個人願意為一家書店付門票,還是願意去酒吧喝一杯啤酒、買一瓶香水或者住更舒適的酒店,這對於他自己來說也是一種選擇。人都是這樣,在選擇中讓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老周告訴我,他真誠地給每個願意付門票而進門的客人準備了意想不到的驚喜,例如,一本由作者親筆簽名的書,一本老周自己的詩集,他親手拓印的一張手工版畫,還有香茗和咖啡……禮物是隨機的,每位都不一樣,客人事先不會知道。這並非交換,因為它們的實際價值遠遠超過100元,但是,這種驚喜是不能用價值來衡量的。老周希望,那是一種多年後也不會忘記的溫暖和感動,會記得在北京的一條小胡同中和一家書店的相遇,會讓人心中慶幸,幸好沒有錯過。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