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精選》林奇芬/理財便利貼:你買的基金可以長抱嗎?
![]()
▲你買的基金可以長抱嗎? 大 中 小 3月是基金公司最閃亮的月份,3大基金獎陸續公佈名單,得獎基金自然興高采烈。但對投資人來說,別只是看熱鬧,更要懂得看門道,才能挑出常勝基金。我在「第一份收入就投資」一書中,分享我的基金挑選心法。在台股基金中,挑出了4支績效穩健、基金經理人任期長的基金,其中有二支基金,今年榮獲多項台股基金獎。可見得我的基金挑選邏輯,命中率還算蠻高的。
挑基金,看績效、更看經理人我的基金挑選方法,兼顧短中長期績效,並不僅是看基金短期績效表現(可參考書中的1635原則),另外,我更重視基金經理人的長期穩定性,這是投資人經常忽略的一環。很多人批評買基金,只看到過去績效,無法預測未來,而且基金經理人操作穩定性不足,明星基金光環往往無法持續,常常買進得獎基金就套牢。這些批評,也對也不對。買基金的投資人,自己也要負一些責任。為什麼呢?因為,挑選基金不是在購買前要仔細評估,購買後基金成為自己資產的一環,更要小心照顧,因此,買進基金後的功課不能少做,才能成為投資常勝軍。
買進基金後,不能放著不管我們買進一支股票,一定先評估該公司過去經營績效良好,才敢安心買進。買進之後也不能放著不管,每個月要追蹤營收變化,每一季要追蹤財報數字,才能決定是否持續投資這支股票。買基金也一樣,並不是把投資權交給基金經理人就可高枕無憂,我們也有需要追蹤事項,來決定是否繼續持有該基金。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