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納粹藏寶下落之謎,真正的價值連城
在戰爭開始之前,納粹德國的領導人就喜好通過國家權力搶劫藝術品。希特勒夢想成為藝術家,而納粹黨的二號人物戈林更是自稱“文藝復興”人,他嗜好收藏,興趣廣泛,包括繪畫、珠寶、手工藝品、傢俱甚至稀有動物。早在戰爭爆發之前,戈林的收藏室就“達到8個房間”。到1938年初,戈林的收藏量已經遠遠超過“領袖”希特勒。
為瘋狂地掠奪世界,希特勒精心組織了一支特別部隊,他們的任務就是專門有計劃地對各國的珍貴文物、金銀財寶進行大規模的搶劫。同時,納粹德國每佔領一個國家,其財政人員馬上便奪取這個國家的黃金和外國證券、外匯等,並向這些國家徵收數目驚人的“佔領費”。到戰爭結束時,單單“佔領費”的收入就有600億馬克。納粹還用種種理由迫使佔領國支付“罰金”、“貢金”。據美國有關機構統計,僅此一項金額就達1040億馬克。
德國“閃擊戰”征服波蘭後,戈林就下令掠奪波蘭文物。半年後,“這個國家的所有文物,已全部被接收”。據德國官方的一份祕密報告顯示,到1944年7月止,從西歐運到德國的文物共裝了137列鐵路貨車,共計4174箱,20973件,單單繪畫就有10890幅,其中絕大多數為名家傑作。而戈林一個人所收藏的文物,據他自己估計就價值5000萬馬克。其中有5000幅世界名畫,16萬件珠寶鑲嵌的寶物,2400多件古代名貴傢俱。這些物品中1500件屬於稀世珍寶,簡直就是一個博物館。上述的財寶都是有案可查的,而那些不在冊的更是不計其數。
在入侵法蘭西、荷蘭和其他西歐國家之後,納粹列出了300頁的“被保護”物品目錄,“自從1500年以來從德國轉移到外國人手中,或者沒有得到我們的同意,或者交易可疑的藝術品”。
德軍佔領法國後,雖然沒有明目張膽地公開搶掠,但是希特勒還是指示德軍突擊隊“有權將在他看來有價值的文化物品運過來加以保護”。在搬運和監管法國盧浮宮藝術作品的過程中,不少納粹分子以各種名目扣留了鬱特里羅、馬奈、德加、巴拉克、畢加索等名家的作品。
1940年11月,戈林到德軍佔領下的巴黎參觀,興致勃勃地在收繳上來的藝術品中欣賞了一整天,併為自己挑選了27幅荷蘭畫家和法國畫家的繪畫作品。接著,戈林把德軍突擊隊“搶救”下來的藝術品分成幾類:第一類是領袖選擇的,第二類是“那些能用來完善帝國元帥收藏的物品”,第三類是納粹思想家反猶太思想庫“有用”的作品,第四類是留給德國博物館的藝術品。其餘的可留給法國的博物館和到市場上去出售。這樣的行動同樣也在比利時執行。更有甚者,巴黎許多掮客為德軍突擊隊和其他納粹機構帶路,去沒收隱藏在民間的收藏藝術品。
1941年2月,32幅繪畫由巴黎運到柏林,其中包括希特勒鍾愛的弗美爾的《天文學家》及布歇那幅著名的《龐帕多夫人肖像》。接著,戈林又選了32幅畫作和6個古衣櫃、2張18世紀的桌子,都由納粹空軍掌握的戈林專列運抵柏林。1942年,雖然德軍戰事吃緊,但戈林仍然5次親自到法國的約德帕梅博物館挑選自己喜愛的作品,不過,比1941年的12次還是少多了。
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抱怨條件艱苦,希特勒因此認為從西部東運傢俱是個好主意。於是,代號“傢俱行動”的搶劫在巴黎展開,這一次連肥皂盒和大衣櫃都要蒐羅。一份沒收物品清單揭示了當時被侵略的民眾是如何遭受劫掠的:“五件女式睡袍,兩件兒童外套,一隻大淺盤子,兩隻酒杯,一件男人外衣……”
一直到1944年8月,盟軍的部隊已經聚集到距巴黎200公里的勒芒城外時,德軍纔不得不停止這一行動。至此,德軍突擊隊共搜查了71619所房屋,用了29436節車皮運走1079373立方米的物品。
在東線,希特勒試圖把波蘭人、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降低到第三帝國的奴隸地位。除了沒收藝術品,在這些國家,納粹還試圖通過拆毀紀念碑、宮殿、教堂和博物館的方式,清除文化記憶。與此同時,納粹還組織了考古隊員對東部佔領區的村莊、城堡、房屋進行逐個梳理,搜尋每一個有價值的物品,並加以沒收。
納粹佔領期間,華沙被一個街區接著一個街區有系統地破壞,圖書館被燒燬,皇宮被炸掉。2007年,波蘭曾為其藝術損失要求德國賠償200億美元。
在蘇聯,蘇軍前線的戰事和後方的藝術品搶運工作同樣激烈進行著,但是因為博物館的珍寶很多,還是有成千上萬件珍品落入納粹德軍之手,其中就有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琥珀廳(用6噸琥珀打造的約200平方米的方形房子)。僅列寧格勒的巴甫洛夫斯克宮就有8000件藝術品遺留在那裡。
德軍突擊隊把上到宮殿下到地板,能撬走的物品洗劫一空。“他們開啟先前蘇聯人包好但未能運走的箱子,搶劫裡面的物品。他們打碎或用手槍擊碎玻璃鏡子,撕扯牆上的錦緞和絲綢。”德軍特別注意毀壞蘇聯各地偉大人物的故居和博物館。普希金故居遭到洗劫,列夫·托爾斯泰的莊園也一樣,德軍挖開他的墳墓,燒了他的手稿,並把死亡將士的屍體埋在托爾斯泰墓地的四周。契訶夫、柴可夫斯基的紀念館也沒有被放過。
德國人在戰爭期間洗劫了蘇聯約400個博物館、2000個教堂和4.3萬個圖書館。雖然德國陸軍元帥瓦爾特·馮·賴歇瑙在入侵蘇聯之前說:在東方沒有任何重要的藝術品。即使如此,俄羅斯人估計,德國佔領蘇聯西部的短暫時期,掠走了約200萬件藝術品。
被發現的一個納粹藏寶地
其實,在納粹德國還未徹底崩潰之前,納粹黨上層官員就制訂了周密的戰敗後的復興計劃,把在戰爭中掠奪的財寶隱藏起來。與此同時,盟國也在盡力尋回這些財寶。
1945年3月,喬治·巴頓將軍(1885—1945,美國陸軍四星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美國軍事統帥)的第三集團軍渡過了萊茵河,於4月4日佔領了德國圖林根地區的默克斯村。當天下午,盟軍的一個特遣隊盤問了附近地區的一些難民。他們得知某座鉀鹽礦附近,有過不尋常的“活動”。盟軍司令部在得到訊息後,下令對該地區施行宵禁。
4月4日傍晚,一輛美軍巡邏吉普車在默克斯村看到兩名婦女違反宵禁令在街頭行走,於是停下來對其進行盤問。她們自稱是法國難民,次日清晨,在送這兩名婦女回家的路上,當路過凱瑟羅達礦井的井口時,美軍士兵問這是一座什麼礦。令他們驚訝的是,其中一名婦女指著那裡說:“那就是藏金子的礦井。”
當地美軍指揮官拉塞爾中校得到這個訊息後,立即前往默克斯。經過詢問,他確定了訊息的真實性。此外,拉塞爾還得知,德國國家博物館館長保羅·賴夫博士正在那裡看護一些藏在礦井中的名畫。拉塞爾接著盤問了礦上的大小官員,以及德國國家銀行外匯部首席出納員維爾納·維克。維克交代說,從1942年8月起,德國國家銀行就把其黃金儲備以及黨衛軍存在該銀行賬戶上掠奪來的財物(包括黃金、外匯和藝術品)藏到默克斯的礦井中。藏匿活動一直持續到1945年1月,一共運來76批次財物。此外在1945年3月,德國東部地區的14家博物館和美術館也將其藏品運到了那裡。德國人曾想將默克斯寶藏轉移到別處,但還沒來得及籌集車輛,美軍先頭部隊就已經到達了該地。
7日清晨,這個礦井的所有入口均被派兵守衛。上午,拉塞爾等人從主坑道進入礦井。在離地面2200英尺的主隧道內,他們發現了堆放在牆邊的550個大麻袋,裡面全是德國馬克。再往裡走是一堵三英尺厚的磚牆,中心是一扇厚重的鋼製保險門,後面可能藏有一座地窖。次日,拉塞爾等再次來到地窖前,現代化的鋼門很快就被炸藥炸開了。
美國人發現寶庫裡面的景象難以用語言形容:展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有照明的寬23米、長45米的密室。裡面有超過7000個做了標記的袋子,高度齊膝,足足碼了20排。房間另一邊是成捆的現鈔,每捆的標簽上都印有“梅爾默”的字樣。這些箱子明顯屬於納粹黨衛軍的化名賬戶。這是納粹德國在歐洲所掠奪財富範圍和複雜內容的首條線索。
他們開啟袋子,將這些財物列入清單:8198塊金錠,55箱金磚(每箱兩條,每條重10公斤),數百袋黃金器皿和製品,超過1300袋的金馬克、金法郎和金英鎊,711袋20美元的金幣,來自15個其他國家的數百袋金銀幣,數百袋外匯鈔票,9袋珍稀的古代金幣,2380袋和1300箱的德國馬克現金,面值達27.6億,20塊各重200公斤的銀錠,40袋銀條,63箱零55袋銀盤子,l袋白金(內有6塊白金錠),還有從不同國家掠奪的110袋鑽石和珠寶。在其他的隧道里還發現了大量來自歐洲各國博物館及私人收藏的珍貴藝術品:油畫、版畫、鉛筆畫、雕刻、古董鐘錶、集郵冊。更為殘忍的是,在金製品中,還包括數袋從集中營的囚犯口中拔掉的金牙。
巴頓將軍得知後,立即請求將這筆財富交由盟國遠征軍最高統帥部接管。4月15日,在戰鬥機的護衛下,這些財寶由數百輛卡車運往法蘭克福的德國國家銀行。8月中旬,盟國對其進行了稱量和估價。其中黃金價值2.6億多美元、白銀價值27萬美元。另外還有一袋白金和8袋稀有金幣沒有進行估價。
1946年年初,默克斯寶藏中的貨幣黃金(金磚、金條和金幣)被移交給盟國戰爭賠款委員會,最後交給美英法三國黃金歸還委員會。他們負責將這些黃金儘快交還給受害國的中央銀行。
納粹德國掠奪的財寶去了哪裡
此後,在歐洲找到的其他納粹寶藏都無法與默克斯寶藏匹敵,另一筆規模近似的寶藏是在克羅埃西亞掠奪的黃金,但這批黃金最終並沒有被找到。有跡象表明,它們極有可能被梵蒂岡或美國中央情報局祕密運出了歐洲。這份寶藏究竟有多少留在梵蒂岡,仍然是個不解之謎。
對納粹高官財富的爭奪也相當激烈。戈林數量龐大的藝術品收藏被藏匿在好幾個不同的地方。在蘇聯軍隊逼近柏林郊外戈林豪華的遊獵行宮“卡琳大廈”時,許多不能轉移的藝術品被就地焚燬,剩下的用火車運到了戈林在費爾登施坦因的城堡。當盟軍逼近那裡時,戈林又徵用了4列火車,將這些財寶運往德國東南邊境小城貝希特斯加登。這裡是納粹德國高官顯貴們的第二個政治活動中心,位於德軍在巴伐利亞和阿爾卑斯山區修建的“人民堡壘”的核心地帶。戈林、希姆萊、鮑曼等人的宅邸如眾星捧月一般散佈在希特勒的高山別墅“鷹巢”周圍,鎮上還有為納粹黨和黨衛軍的中級官員們修建的豪華旅館和宿舍。
在戰爭末期,大約有14000輛卡車到達這裡,一部分裝著納粹準備用來在阿爾卑斯山地區進行最後掙扎的裝備和補給,另一些則載著納粹高官們的黃金、外幣、藝術品和美酒。盟軍逼近貝希特斯加登時,戈林又從其財寶中精選了5卡車珍品送往附近的溫特施泰因,剩下沒來得及轉移的東西仍舊留在了火車車廂裡。
美軍第101空降師的官兵們開入貝希特斯加登鎮後,立即為戈林的龐大藝術品收藏所震驚。他們在他的一座豪宅裡發現了一處如同阿拉丁寶庫般的地窖,裡面堆滿了琳琅滿目的珍寶,其中包括倫勃朗、雷諾阿等人的名作,還有大量的珍稀郵票、小雕像、鐘錶、勳章和古金幣、鑲珍珠和琺琅的手槍、鑽石袖釦和別針、金銀燭臺和盤子、古董盔甲和兵器。這些士兵沒有任何猶豫便開始偷偷瘋搶,許多體積較小的珍寶迅速消失在他們的口袋中。一位士兵拿到了戈林在卡琳大廈的客人簽名本,上面有著眾多尊貴客人的簽名。戈林的一把元帥節杖被美國第7集團軍司令帕奇拿走,至今仍陳列在西點軍校的博物館中。另一把節杖和一些紀念品被一美軍中尉拿走後寄到了芝加哥他母親家。另一些戈林的私人物品(主要是容易藏在軍服裡帶出去的東西,如手錶、手槍、匕首和短劍等)也被士兵們搶走。
目前,對於在二戰期間納粹德國搶佔財富的數目仍存在很大分歧。大部分財富的價值直至今天依然難以準確估算,它的去向涉及面極廣,大致上可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存於梵蒂岡、瑞士、南美的銀行,甚至英格蘭銀行和美國聯邦儲備局;第二部分在戰爭期間被藏匿,用於納粹的戰後復興;第三部分被逃脫制裁的納粹高階將領據為己有;第四部分則被戰勝國佔有。
二戰期間,一些國家在中立國的保護傘下與納粹進行貿易往來,成為納粹掠奪財富的受益者。其另一個證據來自瑞士各銀行向瑞士財政部申報的總賬。它從1941年的3.32億美元猛增至1945年的8.46億美元。其中至少有5億美元來自納粹德國。這個數字與克林頓時期美國國會的調查報告相吻合。該報告指出,二戰期間瑞士曾經接收了價值4.4億美元的納粹黃金,其中3.16億是納粹從別國掠奪的。另外還有價值100萬美元的黃金從德國國家銀行轉到了兩家商業銀行——德累斯頓銀行和德意志銀行。這批黃金隨後被賣到土耳其以換取外匯。另有超過3億美元的黃金通過瑞士的中轉,分別流入了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土耳其。
考慮到南美是戰後納粹殘餘分子的主要避難所,這些國家尤其是阿根廷黃金儲量的變化也很說明問題。阿根廷的黃金儲量從1940年的313.83噸增長到1945年的1064噸,增加了6.35億美元。同樣,巴西的黃金儲量從1940年的45噸增長到1945年的314噸,價值為2.66億美元。
從以上數字中可以得知部分納粹黃金的最終下落。然而戰爭結束前已被運出德國,用於納粹復興計劃的那部分黃金,則至今下落不明,其價值也不為人知。
至於部分藝術品,二戰結束後,儘管華盛頓美國國家博物館和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都想沒收德國的收藏,但美國軍事指揮官堅持,理應屬於德國博物館的藝術品就要留在他們的博物館。已經裝船運往美國“安全保管”的藝術品又被歸還給德國。
儘管如此,還是有些私人物品,因為主人已經死於戰爭而無法歸還。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在打這些所謂的“大屠殺藝術品”的主意,單單美國博物館就有1.6萬件作品是希特勒掠奪來的。
蘇聯人的報復
蘇聯軍隊自1944年進入德國的領土,決定對德國人進行報復。隨著蘇聯紅軍重新佔領西俄羅斯、白俄羅斯和波蘭,蘇軍指揮官就專注於收集蘇聯被掠奪的物品,但是發現德國人掠奪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來自凱瑟琳宮和巴甫洛夫斯克宮的無價之寶被重新找到之後,蘇聯人的報復心越來越重。
進入波蘭和德國之後,蘇軍派出了戰利品分遣隊,在普通士兵開始搶劫之前,提前去搶劫所有能帶走的藝術品。在柏林交給盟軍之前,蘇聯人先洗劫了博物館和藝術品倉庫。大約250萬件珍寶被裝上了運往蘇聯的專列,其中包括雷諾阿、莫奈和戈雅的畫作,還有著名的普里阿摩斯的特洛伊寶藏。
蘇聯後來歸還了l萬件藝術品給東德,但在1995年,莫斯科的普希金博物館和聖彼得堡的冬宮博物館解密了上百幅搶自德國的畫作,它們已經被祕密儲存了半個世紀之久。這其中包括很多被認為已經被毀壞的藝術品,以及很多不為人所知的作品。德國政府援引1990年的雙邊條約,要求歸還這些珍寶,該條約規定雙方承諾歸還戰爭中掠奪的藝術品。對此俄羅斯人斷然拒絕。
俄羅斯人認為,這些藝術品是二戰時期德國對蘇聯所造成的前所未有的破壞的特殊補償。不久之後,俄羅斯議會以291票對l票通過了延期歸還劫掠來的藝術品的法律,該法律規定這些財富屬於俄羅斯聯邦。雖然葉利欽總統和普京總統都承諾要歸還有爭議的藝術品,但是從未落到實處。在俄羅斯大約還有100萬件從德國劫掠來的藝術品。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