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萬象/武漢百年建築 將平移滑行90多公尺

武漢百年建築將平移滑行90多公尺。 大 中 小 位於武漢中山大道長堤街附近的一棟老建築,3月9日進行整體平移。在這個由中山大道、多福路、長堤街和自新巷圍合的工地中,其他建築都已拆光,唯獨剩下一棟3層紅色小樓,樓前的石碑上寫著「漢口義勇消防聯合會舊址」、「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等字樣。根據新華網報導,樓體地基部分已經被掏空、加固,並頂升出地面1.4公尺。樓體四周搭滿了腳手架,東側地面上澆築有6條鋼筋混泥土滑道,工人稱『現在正在做準備工作,將來樓體要「坐」在滑道上,往東邊平移。』據了解,這將是武漢市文保單位首個建築平移個例。在這一片雜亂的工地中,這棟紅色小樓分外顯眼。斑駁的牆體,彷彿訴說著一個古老的歷史故事。它曾經的主人是誰?武漢市文物局文保處相關負責人張頌明告訴筆者,民國初年,漢正街商賈雲集,漢口工商界為應對漢正街突發火災,成立了『商團保安聯合會』,『漢口義勇消防聯合會』是其下設民間自治組織,消防隊員由各商團職員組成,自願參加。所需救火設備費用,由各地段商戶籌集。資料顯示,『消防聯合會』最多時擁有消防車24輛。解放後,這個民間組織被武漢市公安局消防處接管。2011年,這棟建築被評定為『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這棟建築植根於許多老武漢人的記憶中。作家董宏猷回憶說,他在漢口藥幫大巷守根裡長大,從家裡步行到漢口義勇消防聯合會舊址這棟小樓,只需要3分鐘。聽親戚說,當年在漢口經商的父親也曾參與捐建。『上世紀60年代,這棟樓變成了安徽街小學的分部,我就在這裡讀的小學。後來這裡變成了糧店。』而據張頌明介紹,在掛牌『文保單位』前,這裡已經變成了很多人家聚居的民居。隨著城市開發需要,這片地塊被批給地產商開發,但前提是要對這棟文保建築進行保護。在進行多種方案論證後,最後有關方面選擇了就近平移90多公尺。古建築平移,難度在哪裡建築物平移,此前在武漢也有過先例,但這一次是針對百年古董建築,工人們動起手來分外謹慎。負責這次平移施工的是上海天演建築物移位工程公司,施工負責人李亮亮介紹,建築物移位在大陸國內已經做了近20年,在技術上比較成熟,有的是平移,有的是頂升抬高,有的還可以旋轉。平移歷史文物建築,最大的難度在於建築物年代久遠,樓體本身十分破舊,必須保證移動的時候不散架,這就要求基礎的加固工程要做得更細緻。據介紹,『漢口義勇消防聯合會舊址』是磚木結構,屋架和樓梯都是木質的。在加固時,樓房要搭建滿堂腳手架,牆壁內外都要貼上木板、木龍骨,將整個樓房『包裹』成一個整體,樓底則用鋼筋混凝土澆築一個『托盤』,托住整個建築物,平移時的受力點也都在『托盤』上,而不是在樓體建築上。平移工期需三到四個月,而加固這一基礎工作要花費1/3的時間。此前,2002年,上海市為對『年逾古稀』的上海音樂廳進行保護性遷移,將其向東南方向平移60多公尺。2012年,武當山將遇真宮整體頂升抬高了15公尺。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