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深圳直轄」聲音再現兩會 民間謠言助漲房價

深圳,高樓鱗次櫛比。 大 中 小 前段時間,學者鍾偉在媒體撰文建議深圳與惠州合併,建立直轄市大深圳,再度讓『深圳直轄』成為熱議話題。根據澎湃新聞網報導,『以前關於深圳直轄的傳聞一直都有,這說明它擁有一定的民意基礎。坦白來講,無論物理空間,或者政策空間,深圳發展的確受到限制。』 今(2016)年大陸全國兩會期間,大陸全國人大代表、深圳龍崗南嶺村社區黨總支書記張育彪在談及深圳未來發展問題對記者說。今年兩會期間,他遞交了《關於進一步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支持超大型城市『擴容提質』的建議》,該建議與『深圳直轄』民意形成呼應。張育彪說,此前深圳直轄的不實傳言煞有介事,甚至助推東莞、惠州、中山等深圳周邊城市的房價水漲船高,『為什麼民眾信以為真,這也間接反映出了現實需要。』『國家可考慮順應民間呼聲,將深圳直轄作為行政區劃改革試點。』他在建議書中寫道,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房價之所以居高不下,其根本原因還是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導致優質資源的過度集中。好的醫院、學校以及就業機會都在那麼幾個大城市的幾個區,人口過度集中必然形成供不應求的局面。在他看來,大城市所存在諸多問題,多是地區發展不平衡、城市內部功能不協調所帶來的弊端。他認為,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社會問題,需要學習『大禹治水』的思路——『堵不如疏』。大陸國務院要支持北上廣深等超大型城市有序向周邊地區疏解部分城市功能,推進跨地區、跨市行政資源整合,實現大城市『擴容提質』,借鑑『大倫敦』、『大巴黎』建城模式,進一步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推動有條件的超大型城市直轄。事實上,深圳特區只有短短的30餘年的歷程,但是在行政區劃上已經歷了數次演變。1979年,廣東寶安縣改為深圳市。次年,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從深圳市劃出327.5平方公里設立『深圳經濟特區』,並設立特區管理線,將深圳一分為二——特區內與特區外。2010年7月1日,深圳特區面積擴容近5倍, 『二線』關外的寶安區和龍崗區被納入特區範圍,發展空間大為拓展。即便如此,擴容後的深圳土地依舊嚴重不足。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中,49.9%是生態保護用地,剩下的有12%是道路,如果去除一些用於未來經濟發展的預留用地,深圳能用的土地只有幾百平方公里。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