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EA創始人多年來的衣服竟然都是二手市場買來!現在要二手的才夯了?




一直給大眾勤儉印象的,現年 90 歲的宜家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 說,“他現在所有的衣服都是從二手跳蚤市場買的”。

在這之前,他已經有了一些類似的名聲,比如出門經常搭大巴、地鐵,開一輛 20 多年沒換過的沃爾沃 240 GL 汽車,出差乘坐廉價的快捷航空,等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這次的言論倒也沒有太讓人意外。

“我不認為自己會穿什麼不是從跳蚤市場來的,現在這樣也能讓我做個好榜樣。”這位身價 720 億美元的富翁對瑞典電視頻道 TV4 說道。

當然,將自己包裝成品牌代言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海外二手商品市場的成熟也使得這一切成為了可能。

拿倫敦為例,這裡既有常年營業的二手用品商店,也有週末擺攤的二手市場。比如在東區有名的 Brick Lane,每週都會有二手商品市集,銷售一些以 Vintage 為主的流行服飾和飾品。

Brick Lane

而像 NGO 組織樂施會(Oxfam)又會有對所有人開門營業的慈善商店 Charity Shop,這樣的門店早在 1977 年就開辦,銷售的均由普通人士捐贈,他們可以將指定的商品投入一個綠色的類似於垃圾桶的投遞箱。



在經過一系列的洗滌和消毒措施後(包括防止愛滋病毒),這些二手衣服、鞋子、書籍、 CD、黑膠、照相機會出現在 Charity Shop 裡,低價售出。

當然,二手衣服很大程度上能夠讓西方人接受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對“分享經濟”的認可。這種分享一方面是促成流行元素進行二次傳播,事實上那些精美的 Vintage 服裝、飾品的確還是可以很受歡迎。另一方面也是一種節約,在衛生程度保障的基礎上,沒什麼後顧之憂。

而之後,這種文化繼續升級,也就有瞭如今的 Airbnb 和 Uber。因為本質上,這都是在消費一種對他人的信任。



其實這種才真的是有錢人啊...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