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探測宇宙粒子 以期揭開金字塔之謎
科學家從古老的埃及金字塔中收集宇宙粒子,希望找到這些巨大的歷史遺迹如何建成的答案。據《今日美國》1月18日報導,遺迹創新保護研究所(Heritage Innovation Preservation Institute)總裁、埃及開羅大學邁赫迪‧塔尤比(Mehdi Tayoubi)教授向公眾表示,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已於上個月在本特金字塔(Bent Pyramid)中收集放射性μ子,以此研究金字塔的建造之謎。μ子是主要來源於宇宙中的一種基本粒子。本特金字塔有4600年的歷史,可能是法老斯尼夫魯建造的埃及第一座有光滑表面的金字塔,其位置距開羅30多公里。
![]()
本特金字塔的結構簡圖(維基百科)該研究所的副總裁、開羅大學的哈尼‧希拉勒(Hany Helal)教授表示,沒有一個理論能百分之百的解釋金字塔是怎樣建成的,那些理論都是某種假說。報導說,科學家已於2015年10月開展名稱為“掃瞄金字塔”(ScanPyramids)的研究項目,根據宇宙粒子、紅外熱成像和3D掃瞄,而“無需鑽一個小洞”即可研究金字塔的建築信息。
![]()
科學家探測到金字塔結構中的溫度不均一特點。(vimeo視頻截圖)研究人員認為,掃瞄可以顯示尚未被發現的隱藏墓室。塔尤比教授說:“即使我們找到1平方米的未發現空間,也會告訴我們新問題,同時建立新理論。也許,這項研究有助於解決根本問題。”希拉勒說:“我們正在嘗試新技術,想確認或更改或改良或修改關於金字塔建造的假設。”
![]()
研究者使用粒子探測板收集和檢測宇宙粒子,希望以此方法研究金字塔的建造之謎。(vimeo視頻截圖)科學家的目的是探測未發現的內部結構、坑穴以及金字塔的建築技術,所以除了探測宇宙射線,還使用紅外線掃瞄技術檢測金字塔結構的溫度,以及激光3D掃瞄觀察金字塔內部結構圖。另據《探索》(Discovery)2015年12月17日報導,塔尤比教授說:“我們在2015年11月8日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探測試驗,其中包括紅外線偵測。我們發現大金字塔東面的熱力學數據不同尋常現象,這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