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前就有「皮諾丘」? 看看這10個古代的神奇發明(11P)






中國古代能工巧匠非常多,在建築或防盜的過程中研究出許多有趣甚至厲害的機關,讓人驚歎不已,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10.魯班鎖

中國古代傳統的土木建築固定結合器,它起源於中國古代建築中首創的榫卯結構。相傳由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的魯班發明。易拆難裝,拼裝時需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它有利於開發大腦,靈活手指,是一種很好的益智玩具。


9.倒流壺

始於宋、遼時期,流行於清代的壺式之一。由於向壺內倒水需從底心管口倒入,又稱倒灌壺、倒裝壺。由於該壺逆反了傳統的壺頂注水法,而是把壺倒過來,將水從底部注進壺裡,放正後倒出,因此被稱為「倒流壺」。


8.木牛流馬

最遠可追溯到春秋末期。據王充《論衡》中記載:魯班就為其老母巧工製作過一臺木車馬,且「機關具備,一驅不還。」最著名的則是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史載其載重量為約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三十里」。


7.連弩車

見於《墨子.備高臨》。是一種置於城牆上可同時放出的大弩箭六十支,小弩箭無數的大型機械裝置,需十個人駕駛,最為巧妙的是長為十尺的弩箭的箭尾用繩子繫住,射出後能用轆轤迅速捲起收回。


6.木鳶

據說是一種以竹木為材的戰事偵察工具。《墨子.魯問》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渚宮舊事》記載:「嘗為木鳶,乘之以窺宋城。」


5.連環翻板

古代墓穴中防盜的一種機關,在墓道中設定的陷坑,坑下分佈長約10釐米左右的刀錐利器。坑上層平覆數塊木板,木板中間有軸,下綴一相同重量的小型物體,呈天平秤狀,板上有掩蓋物。


4.玄火洞

古代南方墓穴防盜的一種機關。1971年,長沙附近的解放軍駐軍正在挖掘戰備工事時,一股氣體正從土壤裡向外噴射,有一個士兵覺得好奇,嘗試著拿火柴去點,沒想到一點就燒起來了,並冒出藍色火苗,而且火力很大。後來在這裡發現了著名的馬王堆辛追墓。

3.轉射機

一種置於城牆上的大型發射機,機長六尺,由兩人操縱,與連弩車不同的是轉射機更為靈活,能夠在一人射箭的同時由另一人將機座旋轉。

2.水銀池

大型帝王墓葬中的高級防盜措施,用水銀揮發的氣體毒殺盜墓者,是一種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反盜墓的典型史例。據研究,秦始皇陵中就有驚人規模的水銀海!


1.木甲藝伶

《列子》中曾記載,周穆王前去狩獵,在巴蜀一帶遇到了一位偃師。偃師身邊站著一位全身上下都是木紋色彩的奇異人物,周穆王問是誰?偃師答:「這是我製造的木甲藝伶。」周穆王不禁吃驚,仔細再看,發現這個木甲人栩栩如生,不論是進退、擡首、低頭,彷彿都真的是個活生生的人!


轉載自:網易新聞






有時候反而覺得古代人比較會發明,雖然不像現在的發明這麼酷炫,但是在那時的科技水平下還能有這種想像,真不知道如果古代人來到現代能發明出什麼神奇的東西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