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j問姚明:中國與美國籃球有何區別?

姚明在臺北時間2月14日的時候,和他的經紀人Bill Duffy一同接受了Yahoo著名記者 Adrian Wojnarowski 的採訪。期間,姚明談到了自己剛進入 NBA 時候的感受、談到了和O’Neal的第一次交手、傷病、2008年的北京奧運以及中美籃球之間區別等話題。採訪內容節選翻譯如下:Woj:姚明今天被正式宣佈成為2016名人堂最終候選人之一。姚明,當你今天站在臺上看到O’Neal、Iverson的時候,你是否有想起當年對 NBA,對在美國的生活一無所知的,年輕的自己?姚明:(笑)不只是今天,當你在平時看 NBA 的時候,我那個年代的球員大多已經退休或者快要退休了,我會想起當年的歲月,會讓我想起20多歲的一些經歷。Woj:Jeff Van Gundy以及所有執教過你的教練都經常會談起你。Van Gundy常說,你是少數幾個會真正為他人感到高興的球員。這個品質是從何而來的?與生俱來?還是你的父母教你的?或者你還是一個年輕球員時學到的?姚明:我覺得這可能和中國文化還有我的父母有關,也許這才是籃球的本質,不是關注“我自己”,而是“我們自己”。這就是說,我們要經常做出妥協,犧牲一些東西來做交換,取長補短,來保證球隊能團結在一起。Woj:當你開始要準備進入 NBA 的時候,你是如何選擇應該信任哪些人的?這其中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因素,不管是 NBA 還是中國籃協方面。你一直都堅信自己能進入 NBA 嗎?你有沒有在某一個時刻懷疑過自己是否能有機會進入 NBA?姚明:沒有。直到90年代中期,我們才開始逐漸瞭解 NBA,在那之前,我們只能看一些影片。在1994年,我們才第一次看到了 NBA 總冠軍賽的直播,火箭 vs 尼克,那時候我們才開始看 NBA,也是在那個時候我們才開始直到一些著名球星比如Hakeem Olajuwon,Patrick Ewing,Michael Jordan,我們之前也聽說過他們的名字,但只是聽說過而已,而不是圖片、影片。儘管如此,但在 NBA 打球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很遙遠,需要用光年來計算的事情,在那個時候,我們的夢想是要努力打球,提高自己,然後進入國家隊,參加奧運會,這才是我們當時的想法,NBA 並不在計劃之中。Woj:在2002年你參加選秀前,你曾在芝加哥有過一次訓練,很多球隊都被邀請前來觀看,這是很多球隊之前曾看過你的國家隊比賽、Nike訓練營(Bill Duffy打斷:還有悉尼奧運會,Bill Walton當時也在,他對姚明有很高的評價),在這之前所有人都聽說過姚明,但這是第一次有30支球隊都在現場近距離觀察你,你當時是什麼心態?因為你知道所有的注意力都會在你身上,要達到人們的期待總是很困難的事,你當時的想法是怎麼樣的?姚明:(笑)儘管我當時並不認識所有的經理和老闆,但我清楚地知道當時球館裡有多少臺攝影機,這讓我非常緊張。當然,我也認識其中的一些經理,比如Pat Riley。毫無疑問,很有壓力,那時候我已經在 CBA 打了5年了,但 CBA 和 NBA 完全不一樣,在 CBA 我們不會有這麼大的來自媒體的壓力。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麼多的攝影機……Woj:你後來被火箭選中了,你也提到了Olajuwon,火箭是一支有中鋒傳統的球隊,當你來到 NBA 的時候,你有沒有覺得自己是所有人的目標,球員們都希望能在和你交手讓你出醜以展示………你對聯盟中其他人“歡迎”你的方式有什麼看法?姚明:(笑)你完全可以想象……其實不只是我,所有的狀元秀都會得到這樣的待遇,老將會用自己的方式來檢測狀元秀的能力。這在球場上非常普遍。我一直告訴自己,光想不做不會改變任何事,你只有通過自己在球場上的表現來贏得其他人的尊重。言論不會給你帶來尊重,只有行動才會,所以,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籃球上。這也是Bill在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告訴我的。Woj:當時所有人都很期待你和O’Neal的第一次直接對話,我相信你自己也是這樣,他是聯盟的標杆。你還記得自己當時的情緒嗎?你有覺得全世界都在關注嗎?姚明:第一次對決的時候我並沒有特別的緊張,可能有一點吧。這並不是因為我對自己特別的自信,而是因為我不知道O’Neal有多強,我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所以我沒有什麼好緊張的。Bill那時候給我寄了一盤O’Neal的錄影帶,想讓我學習一下別人防守他的經驗,我大概看了5分鐘就扔到了一邊。每個人都在擔心我,會不會打得不好,會不會受傷之類的,而我要做的就是上場打球而已。但是,在我和O’Neal有過一次對決之後,我知道他是一個怎麼樣的球員,了解了他的優勢,第二次的時候,我就很擔心了,到第二年這樣的情況才有所好轉。當你第一次和一位偉大的球員對位的時候,你並不會太緊張,你想要試試自己的實力,但在這之後,在你了解了他的實力後,你才會覺得有一層陰影籠罩著你。不是第一次對決,而是整個新秀賽季。Woj:在你職業生涯前三個賽季,你一共只缺席了2場比賽,你每晚都上場比賽,而且平時也都在訓練,但你依然很健康,而且飛速成長。在2005-06賽季,你的腳趾受傷,然後在聖誕節前又弄傷了膝蓋,我覺得你是那個賽季的 MVP,你是那個賽季最有統治力的球員,然後你遭遇了第一次嚴重的傷病。在那個時候,你有沒有覺得自己有機會成為自己夢想中的那個有統治力的球員?姚明:恩,我真的有想過。那個賽季,我的狀態非常好,感謝Van Gundy和火箭隊對我的幫助,在夏天的時候我們一直在針對每一個細節訓練,我那時候覺得自己真的有機會能做到這一點……但在聖誕前,我弄傷了自己的膝蓋,我記得是在和快艇的比賽中……Woj:當你躺在地上的時候,你有意識到自己受了重傷嗎?還是你也不確定傷病的情況?姚明:不,我最初的兩次受傷和之後的幾次都沒什麼關係,第一次是我的腳指甲在訓練中掉了,我當時覺得這不是什麼大問題,於是就繼續打球,結果又引發了傷口感染,但我始終覺得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仍然接著打球,直到腳趾痠痛到無法承受,不停地流血(Bill插話:還有那個腳趾的顏色,太糟糕了)。隨後,我和訓練師說了這事,他立刻讓我返回休士頓接受核磁共振檢查,結果發現感染已經影響到了骨頭,於是我必須要停止打球接受手術,這次大概歇了三週左右。至於後面的膝蓋受傷則完全是意外,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人的身上,太不走運了。2007-08賽季的受傷則是最「致命」的一次,徹底影響了我的職業生涯。我聽說Mac Gasol也受了同樣的傷,祝他好運,不要著急復出,慢慢養傷,我希望他能有一個很長的職業生涯。這次受傷……真的讓我傷透了心(笑)……Woj:Bill,考慮到你和姚明的關係,作為姚明的經紀人,要決定“何時復出”是不是一直都非常困難?Bill:作為經濟人,你會遇到很多次類似的情況。至於姚明,他的情況更加特殊,因為他還有為國家隊打球的義務,他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在那3-4年裡,他每年夏天都要打比賽,都要訓練,他的賽季長度差不多是別人的兩倍,所以,如果他的生涯打了10年的話,其實應該算作20年,他的身體承受過多的負荷。但是,我覺得沒有人一直催促他復出,他也沒有感到失望、絕望等等,姚明想要復出,他想要上場打球。姚明:抱歉,這裡我要插一句。關於為國打球的問題,我覺得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同樣的,你看美國隊在過去幾年的奧運會裡也同樣會派出最強陣容,Kobe、James、Anthony,等等等。人們所說的問題是指中國男籃的訓練週期過長,這點沒錯。但是,你如果從更長的時間來看的話,比如從第一個在 NBA 打球的中國球員王治郅來看,要做出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一切都有一個過程,你不能拿美國隊的訓練方式和同期的中國隊相比較。我們的訓練方式大概比美國隊落後了20年。Bill:美國隊的訓練根本不能算訓練……你們的訓練才是真正的訓練,身體對抗。你有沒有覺得這是你的義務,當你經過了一個漫長的賽季,在夏天想要休息一下的時候,你有沒有覺得這是你的義務,是你的責任?有沒有覺得“這可能對我不太好,但我必須要這樣做”?姚明:我覺得這同樣是一個需要時間的過程,我們國家隊的訓練方式和過去的60年裡差不多,我們和我們上一代球員的訓練方式都一樣。當然,他們打的比賽要比我少很多,但你不能否認的是,這已經變成了一種傳統。回到國家隊不是為了保護自己,還要尊重傳統。在此之前,有太多太多出色的球員都經歷了這一套東西。而且籃球是一項團隊運動,你必須要揹負起做好領袖的角色,你要為其他人樹立榜樣。如果你沒有按時前往球隊報道的話,其他球員會怎麼看待你?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又怎麼才能形成良好的化學反應?怎麼才能在比賽的關鍵時刻打出優秀的表現?姚明:當然,我們現在的情況比10年前已經好多了,不只是訓練方式的進步,年輕球員必須要及時去國家隊報導,對一些老將則可以稍晚一些,得到更多的休息和陪伴家人的時間。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來改變,從我,從王治郅還有其他人身上學習經驗。沒有這些經驗、教訓的話,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進步。姚明:我能給你描繪一條時間線出來,王治郅在1999年被 NBA 球隊選中,但他直到2001才打了第一場 NBA,晚了2年;Mengke Bateer以自由球員的身份和 NBA 球隊簽約;我在2002年被選中,我錯過了夏天訓練營,錯過了季前賽訓練營,錯過了大多數的季前賽,只打了2場;易建聯錯過了夏天的訓練營,但他跟隨公鹿打了所有的季前賽,他也參加了完整的季前賽訓練營。所以,這是一個需要時間的過程,我們就是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我們不能說“為什麼不能像美國隊那樣訓練”。不,我們不能。Woj: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你同樣是剛剛從傷病中復出。對我來說,體育界內最難以忘懷的事之一就是在現場看著要帶領中國男籃和Kobe、James、Chris Paul等人的美國隊相較量。你能看到姚明拖著傷腿在場上奔跑,姚明中距離命中了一投籃,場內山呼海嘯的歡呼,即使是美國隊的球員也停了下來,他們彷彿也明白這個球對中國隊的意義,我從來沒有在球場上聽到過更響的聲音。是什麼激勵著你帶著這樣的傷病打球?我記得你自己也曾經一度承認,當時的身體狀況其實還沒有準備好打比賽。姚明:(笑)你不知道的是,Bill可能也不知道這個,在和俄羅斯的熱身賽裡,AK47當時也還在俄羅斯隊,就在揭幕式前的三天,我們打得糟透了,我們都可以直接打包行李收拾回家了。Nelson Jr.當時是我們的顧問,他也在場邊看球,他和我們說你們都直接回家吧,免得在場上丟人,我們都沒有準備好比賽。我也不知道我們是怎麼做出了調整,調整好了我們的心態,我們在開幕式前有過一次全隊的晚宴,大家都談了準備如何調整,如何備戰。我不知道是因為這次晚宴,還是因為開幕式帶來的震撼,等到比賽開始後,我們變成了另一支球隊。神奇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姚明:大家都會為了上場不顧一切,不顧一切地努力奔跑,努力得分,不想讓球迷失望,也不想讓國家失望,更重要的是,不想錯過在家門口打奧運會的機會。Woj:所有人都知道你進入 NBA 的意義,不管是從文化的角度來說還是從商業角度來說都是這樣。Kobe曾說過“姚明為我們搭建起了一座橋樑”。在中國,你會看到很多人穿著T-Mac的球衣,因為他是你的火箭隊友。Aaron Brooks在中國也很受歡迎,同樣因為他是你的隊友。這些壓力,我是指奧運會,整個國家的期望都壓在你身上,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可能無法上場打這個奧運會?但不管怎麼樣,你還是堅定地認為自己一定要上場,所有人都期待著你上場?姚明:這點我有非常非常強烈的感覺,我必須要上場。在2月的時候,我經歷了一次骨折,當時醫生告訴我恢復大概需要8-12個月的時間,(笑)儘管我數學不太好,但我知道這意味著要錯過北京奧運會。但我無論如何都要想盡一切辦法上場。我知道自己冒著危害生涯的風險堅持上場對火箭的球迷來說可能不太公平,但我仍然這樣做了。因為這樣的感覺實在太強烈了,我們成長的時候一直在宣揚體育英雄的概念,中國1984年第一次在洛杉磯參加奧運會,我們知道給中國拿下第一個冠軍的人是許海峰,他是一名射擊運動員;還有李寧,我們稱他為“體操王子”;還有郎平,我們現在的女排教練,2008年的美國女排教練,這些人都是我們的英雄。他們之所以是英雄是因為他們和奧運會的關係,和奧運會金牌的關係,所以你能理解奧運會對我們的意義。如果我們能參加在家門口舉行的奧運會的話,那我們就有一個傳奇的故事來告訴自己的孫輩了,(笑)。Woj:你剛也說了自己是冒著危害職業生涯的風險參加奧運會,對此,你後悔嗎?姚明:我對此感到很抱歉,我的確是冒著危害生涯的風險。但老實說,如果沒有這一課的話,我也不會有這樣的成長。如果你說讓我回到那個時候的話,我可能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就像你必須要通過教訓、經驗來得到成長,也許我們的下一代人會從我身上學到更多,他們有時候也會做出一些艱難的選擇。就像我剛說的國家隊訓練營問題等等,你不能把這些拿來比較。Woj:傷病、復建過程帶來的疼痛,即使是你健康時打球是也會感到痠痛,你必須要考慮一下籃球之後的生活。是這些因素讓你決定退休的嗎?姚明:心理上的恢複比身體上的更加困難。在我前兩次受傷後,我能感受到身體的變化,沒有辦法再像以前那樣奔跑、跳躍,好吧,我本來就不怎麼能跳,但你懂得。我不能再用以前熟悉的方式來打球,必須要採取不同的策略。並不是只有在場上打球才是玩籃球,你可以做教練、可以做總經理、可以做球隊老闆、可以做記者,每一環都很重要。我希望自己能在這個領域裡做到最好,如果不能的話,那我就換個角度。(笑)聲音檔: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