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浩浩蕩蕩5千年 哪三位皇帝影響後世最深?第一名毫無意外...(12P)




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過83個王朝,誕生了500多個帝王,而自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到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2000多年封建王朝一共出現過400多位皇帝。這其中有在位時間多達60年的,也有不到兩歲就駕崩的;有在任期間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也有在任期間民不聊生最終導致揭竿起義的;有聲望品行才能天賦超凡卓越的賢君,也有臭名昭著的昏君。如果在各個領域去分出個三六九等,每個分類裡排在前面的皇帝都是不同的名字,不過從影響歷史程序的角度看,下面三位皇帝可以位列前三名。


排名第一,秦始皇嬴政。

嬴政以武力統一了中國,並進行了一些根本性的改革,而他的改革也成為了日後中國在文化上保持統一的重要因素。

秦國在周朝衰敗諸侯割據的時期一直是屬於勢力比較強的國家,嬴政和先輩一樣,採用的是法家思想實行變革,即主張一切權利於君主一人。嬴政13歲即王位後,經過近10年的時間,厲兵秣馬,出兵攻擊他國,花了17年時間滅掉了一個個諸侯國,結束了群雄割據的時代,建立了中央集權的漢族統一國家,自己也成為中國的第一個皇帝。

為避免出現周朝諸侯並起的局面,嬴政實行了許多重要的改革,廢止了許多舊的制度。他把全國分成了36個郡縣,郡守縣令都由朝廷任命,隨時可以調動。大小官吏也不是世襲的,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此外,還進行了“書同文”,“車同軌”的改革,修馳道通水陸,按秦制統一全國度量衡,貨幣和隸書字型等。



比較臭名昭著的舉措是大家都知道的焚書坑儒,當年嬴政下令燒燬除農業、醫藥、秦朝史書、法家書籍以外的所有書籍,包括儒家和其它諸子百家的書籍,造就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書籍檢查,藉此削弱了法家以外的學派影響。

更著名的是如今的旅遊勝地長城,這是當時嬴政強有力對外政策的體現。而修築長城使得徭役賦稅增加,百姓民不聊生。所以嬴政死後,秦二世缺乏父親的能力,即位不久後立馬面臨各種反抗秦王朝的起義,隨后王朝滅亡。

秦朝滅掉以後,嬴政的影響力始終沒有消失。隨之建立起來的漢朝,承襲了嬴政建立的體制。事實上,中國之後延續兩千多年的體制,都是秦制逐步演變過來的,漢朝用儒家思想取代了秦朝的法家思想,但始皇帝創立的政治文化方面的統一,一直沒有被改變。



上面概括的這麼多,是讓大家看到嬴對中國甚至世界所產生的影響。他統一中國,修建長城,讓西方人向來敬畏中國疆域之廣闊,因為從嬴政秦王朝開始的政治和社會因素保證中國始終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不像歐洲等基本都是小國林立。

焚書坑儒讓嬴政一直倍受儒家的批判,讓他成了殘暴、迷信、違法的代名詞,但這不影響嬴政一生所創下的業績。當然,嬴政有天才宰相李斯的出謀劃策,但沒有嬴政這個始皇帝,李斯的那些建議也不可能付諸實施。


排名第二,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偉大的征服者。9歲時父親被敵對部落殺掉,此後幾年一直在危險中生活,甚至還敵人被俘獲過,但就是小時候經歷的極端困境,讓鐵木真在荒蠻的土地上崛起,成為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之一。

鐵木真經歷了多年的部落戰爭,他憑藉自己超強的軍事,外交和組織能力,當然還有冷酷的性格,成功的把各個部落置於他的領導之下。蒙古族將領會議上,鐵木真被推為成吉思汗,意思就是“全天下的皇帝”。



之後,成吉思汗就開始了對外的征服。首先襲擊了西北的西夏,北部的金國,期間還與統治波斯和中亞的花刺子模發生過衝突,並最終滅掉了花刺子模。其中一支蒙古軍進攻俄國時,成吉思汗還率軍打了阿富汗和印度北部。後來大汗自己也在征戰的途中駕崩了。

但他的影響遠未結束。成吉思汗臨終前立三子窩闊臺為繼承人,這個天生將才兒子繼續率領蒙古軍征服世界。打敗了中俄聯軍後,進而進軍歐洲,相繼打敗了波蘭,匈牙利,德意志的軍隊,一直殺進了捷克境內的布達佩斯。然後窩闊臺也在這時候去世了,蒙古軍這才撤出歐洲。



之後兩位大汗帖木兒和忽必烈仍然沒有停止成吉思汗以來的對外征服,他們繼續保持著對亞洲地區的侵入。隨著忽必烈征服中國,蒙古人建立了歷史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帝國,所轄地區包括中國,俄國,中亞,波斯以及亞洲西北大部分地區,並順利攻入波蘭和印度北部。

雖然蒙古帝國在之後不長的一段時間內分裂了,但他們的統治在某些國家維繫了很長時間。近百年後,蒙古政權才在中國被推翻,而在俄國,成吉思汗的孫子們更是建立起金帳汗國,統治了兩百多年。成吉思汗的其他子孫還分別在中亞和波斯建立王朝。後代帖木兒建立的帝國維繫了一百年,他的後裔巴布爾繼續侵入印度,建立莫臥爾帝國,一直統治了印度近300年。



所以成吉思汗就是一個瘋子,他對世界的征服,並擁有過如此廣袤的地區和眾多的人口,對同時代人包括數百年後的人所產生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


排名第三,隋文帝楊堅

楊堅成功地統一了分裂局面幾百年的中國,他建立的政治統一維持了幾個世紀,讓中國成為了世界強國,同時還避免了人口巨多的中國像歐洲中東等國家一樣的戰爭之苦。

中國自漢朝以後就幾乎出於四分五裂的局面,好似歐洲在羅馬帝國衰落後的黑暗時代。楊堅年輕時,在北周朝廷擔任重要的軍事職位,通過自身的能力協助北周皇帝宣帝控制了北方的大部分地方。宣帝死後,楊堅廢幼主靜帝,自立為隋文帝。但他不滿足自己僅僅是北方的一個皇帝,經過精心準備後,向南方發動了進攻並用了10年時間統一了中國。


在位期間,隋文帝建立了一個規模巨大的都城,開鑿了連線中國兩大水系長江和黃河的大運河,極大地促進了南北方的統一。

隋文帝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用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這個制度在以後的數百年一直沿用,連續不斷地為中國提供了大量有能力的官員。
他還制定了一種迴避制度,即州一級官員不得在原籍任職,這種預防型措施可以避免任人唯親,防止地方官員建立太強的基礎,至今仍在被很多地方參考沿用。



隋文帝是個小心謹慎之人,他嚴防浪費,盡力減輕百姓的負擔,外交政策也算是成功。但兒子楊廣(謀殺了老爹?一直是個說不清楚的謎)的外交政策就不行,繼位後中國就爆發了反對他的起義,隋朝也隨之覆滅。

但這並不意味著隋文帝統一起來的中國的結束,之後的唐朝保留了隋朝統治者中央政府的框架,中國仍是大統一的國家,唐朝也被認為是中國最繁榮的時期。這都和隋文帝的影響分不開,因為他成功地統一了整箇中國,而且他開創的統一持續了下去,而且唐朝的文化成就,至少在一部分上是隨著中國政治統一而來的經濟繁榮的結果,上面說到的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更是對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都是和隋文帝分不開的。



轉貼自 萬花鏡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