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怎樣健康喝

臘月初八的日子眼看到了,人們都會想起來熱騰騰的臘八粥。這粥不僅美味,而且健康,說得上是一種老少咸宜的傳統保健食品。自古以來人們就相信,粥是一類神奇的食物。它可以是貧困者的食物,比如歷代都有給饑民設粥廠的做法。它可以是體弱者的食物,比如人們往往會給老年人和病人喝各種軟爛的粥。它可以是清修者的食物,比如和尚、尼姑、道士常常以粥為主食。它也可以做成各種美食,比如皮蛋瘦肉粥、生滾魚片粥、鴨肉粥、雞湯粥、鮑魚粥,等等。特別是陸遊一句“只將食粥致神仙”的詩句,把粥的好處頌到了極致。把話題拉回來,咱們今天要討論的臘八粥,到底好在哪兒呢?不同的人吃的時候需要注意點什麼呢?本來覺得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沒想到細究起來,還頗有幾句可說的道理。傳說臘八節這個節日喝粥的習俗,源自於釋迦牟尼食用乳糜粥養好身體,而最終悟出佛理的故事。當年佛祖苦修多年,營養耗盡,體力不支,昏倒在地。是牧女救起他,給他喝大米和牛奶煮的粥,使他身體重歸健康。在中國,自古以來沒有那麼多牛奶供應,中國的僧尼也不能喝奶,但五穀雜糧堅果油籽水果乾等各種植物性食材都是不缺的。藉著植物性食品的力量,臘八粥也成為一種養生食物而代代流傳。臘八粥的第一大好處,在於它幫助人們輕輕鬆鬆地實現了主食的食物多樣化。平日里人們都是一碗白米飯,一個白饅頭,變個花樣變成包子、餃子、花捲、烙餅、年糕、米線等,但萬變不離其宗,說來說去就是精白米和精白面,營養價值低,原料極其單調。臘八粥就不一樣了。一碗粥,裡面就有七八種原料,甚至是二三十種。各種粗糧、豆類、堅果、種籽、水果乾等,都可入粥。這種多樣程度,是一般主食沒法比擬的,而且做起來非常方便,用電高壓鍋可以一鍵搞定。第二個大好處,就是它讓人們知道,原來全谷豆類也可以這麼容易地做成美食。不少人對全谷豆類懷有深刻的抵觸情緒,總覺得扎嗓子,不好嚼,不好消化。其實這些都是偏見——臘八粥難吃么?難消化么?它吃起來香濃滿口,白米粥哪裡比得上?它入口柔軟而耐嚼,也是口感的享受。都說吃粥養胃,只要肯花點麻煩提前浸泡,或者花點時間慢慢熬煮,直到各種雜糧豆子足夠柔軟,就不太可能發生消化不良情況。第三個大好處,就是它有利於養生。各種全谷豆類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比精白米高出幾倍到十幾倍,而且富含多種膳食纖維和抗氧化成分。這些食材都有各自的保健價值,無論是對強身健體,還是對控制血糖血脂,都有一定的意義,只需要按體質選擇配合即可。第四個大好處,就是它有利於控制體重。臘八粥質地濃稠,有質感,不像大米粥那麼稀,也不像大米粥那樣可以一口喝下去無需咀嚼。需要咀嚼,給大腦帶來飽的感受;體積大,質地稠,給胃帶來飽的感受。但是與大米飯白饅頭相比,等體積計算時,它的能量卻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極適合給減肥者當主食。最後說說給各類人群的臘八粥忠告:消化不良者的臘八粥可以考慮少放黃豆、黑豆等,因為它們消化起來的確有點辛苦。可以在放點能增加柔軟度的糯米,多加點容易煮軟又富含B族維生素的糙米和小米。紅豆芸豆蓮子薏米等食材都可以少量放,但在烹調之前要充分浸泡,煮後就會更加柔軟,容易消化。再加點紅棗和桂圓增加甜味,粥喝起來就非常有享受感了,胃腸也會覺得十分舒服。糖尿病人的臘八粥則相反,不要加入糯米和白米,更不要加糖。宜用燕麥、大麥來增加粘稠感,同時要放一半紅小豆、白芸豆、花豇豆等食材,以便幫助控制血糖上升速度。減肥者的臘八粥重在咀嚼口感和飽腹感,也要少加糯米和白米這種太容易消化的配料,不加糖。要多加皮比較厚的澱粉豆類,比如各種芸豆、紅小豆等,加足夠的燕麥,讓粥的質地粘軟而不稀爛。至於孩子們的臘八粥,不妨加些炒香的芝麻和切碎的水果乾,增加香甜的氣息,幫助他們高高興興地把這種健康食品吃下去。最後想說的話是:不要只在臘八這天和臘八粥見面,也不要先放百分之七八十的白米,只用少量雜糧和小棗當點綴。這樣好的一種養生營養美食,為什麼不可以把料放得足一點,並讓它經常登上我們的餐桌,為我們的健康多做貢獻呢!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