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大赤鼯鼠不適合野放 動物園打造仿真樹洞替牠亮相

▲傍晚準備活動的大赤鼯鼠。(圖/北市動物園提供) 大 中 小 台北市立動物園台灣區的保育廊道近期有新夥伴亮相,牠是近期透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所支持的救傷收容計畫,成功獲救存活的一隻大赤鼯鼠。園方精心為牠製作的仿樹洞,雖然盡可能模仿自然環境中的樣貌與功能,並配合人的視線高度讓遊客容易觀察。這隻大赤鼯鼠,是由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救傷而來,左前肢因為受傷截肢,評估過後不適合野放,所以轉由動物園收容照護,希望發揮保育教育功能。園方表示,大赤鼯鼠是台灣體型最大的飛鼠,平時生活在淺山地區,屬於夜行性動物的牠們,晚上外出覓食,白天則藏身在隱密的樹洞中。

園方也指出,由於夜行性的大赤鼯鼠白天都躲在樹洞內休息,因此為了讓展示場更貼近野外棲地,在製作仿樹洞時,也刻意在上方設計許多凹槽,除了可以藏食外,也能栽種蕨類讓仿洞的樣貌更接近野外棲地的狀態。更重要的考量因素是樹洞的高度,過低的樹洞會令大赤鼯鼠危機感遽增而不敢入住,但同時為了方便遊客觀察,人的視線高度也必須納入考量。同時,保育員也在下午的餵食時間增加親近訓練,試著提高大赤鼯鼠在下午活動的時間,讓民眾有更多機會見到夜行性的大赤鼯鼠。另外,園方也表示,未來民眾甚至有機會看到穿山甲與大赤鼯鼠生活在一起的模樣,牠們雖然都是居住在淺山生態系的夜行性物種,但活動範圍各在不同的空間高度,大赤鼯鼠是樹棲型、穿山甲偏地面層;食性有顯著差異,大赤鼯鼠是植食性、穿山甲則以白蟻及螞蟻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因此對彼此的威脅性極低。在動物園內進行混群,不僅節省照養空間,也恰可反應自然環境中,生物共同分享生態棲地的樣貌。
▲下午餵食時間保育員在仿樹洞口放滿食物。(圖/北市動物園提供)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