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黃創夏/力抗中國大陸 蔡英文孤立無援

▲總統蔡英文在國慶文告中指出,要閣揆「有錯就改,對的事情,就堅持到底,不必憂讒畏譏」,外界解讀是力挺林全內閣。(圖/記者陳明安攝,2016.10.10) 大 中 小 與莊家對賭必輸,面對中國的強勢施壓,蔡英文當然不可以自己進入對方設立的遊戲規則,更不該屈從對方指稱蔡英文五二○就職演說是「未完成的考題」,自居下風要「補考」。兩岸互動,本該相互尊重,中國自居「主考官」,而把台灣貶抑成是「考生」,高高在上,蔡英文身為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所託付的代表人,不可能在如此傲慢壓力之下,自陷如此自我貶抑的境地。正因為如此,從五二○講話到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以及最近的「華爾街日報」專訪,加上給民進黨的公開信,加上國慶講話,蔡英文持續重申她的三大立場,首先是持續提醒習近平,台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體制本質不同,蔡英文的當選是來自選民的託付,在選舉前和選舉後,蔡英文的兩岸立場既然並未改變,也表明無法接受「九二共識」,自然不可能如同威權專斷之國家,領導人可以專斷獨行。其次,蔡英文也嘗試多方詮釋,如今兩岸互動的冰封,台灣並未做出任何破壞兩岸既有互動的行動,從海協會的刻意忽視海基會訊息「已讀不回」,到如今各種國際空間之擠壓,甚至限縮陸客登台旅遊,又試圖分化台灣的縣市首長‧‧‧凡此種種,台灣都是被動的接招者,主動搞各種手腕,破壞兩岸現狀的主角,從來都不是台灣的蔡英文。也正因為北京在這半年以來以居高臨下的操縱者角度持續施壓,蔡英文持續對中國呼籲,臺海兩岸寒霜冰封,連過往已經互動良好的事務性互動都障礙連連,這種發展,對於兩岸互信,只有破壞,沒有幫助。蔡英文的這些說法和詮釋,言之成理,符合現實。為什麼卻無法引起全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共鳴,美國和日本就像前一陣子的ICAO的壁上觀,甚至在南海仲裁案上,犧牲台灣都毫無遲疑?關鍵就在於雖然「不挑釁」但也「不屈從」的態度言之成理,但是國際互動從來就不是以「講道理」當成主要標準,「實力」和「能力」,甚至是李登輝時代的「台灣問題國際化」之「鬧越大越好」,都比教授講學更有實質作用。蔡英文既然宣示「不屈從中國的壓力」、鼓勵要「力抗中國的壓力」,就算有再多的驚滔駭浪都該奮勇突破!然而所有人都會追問:「然後呢?」看到蔡英文振臂一呼之後,背後的團隊死氣沉沉,剛被激勵的志氣就只剩下憂心忡忡。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