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看到自己的危機嗎?
【聯合報╱鄭博文/雲林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教授(雲縣斗六)】 2014.04.16 03:41 am
正當太陽花學運轟轟烈烈進行之際,個人正好應大陸清華大學邀請,走訪北京學術交流,看到對岸的大學生積極、努力為他們的未來做準備。又應多家台商邀請到深圳、上海、昆山為其企業員工培訓。從海外看台灣的反服貿運動,對照台灣內部,其實有很大的反差與感觸。
我們不能怪台灣的年輕人不了解國際情勢,因為,台灣也有很多政治人物,經年累月的被鎖或是將自己鎖在台灣,久而久之,在他們的心中,台灣就是他們的全世界。他們對台灣之外的瞭解,已經嚴重跟世界脫軌。而年輕人沒有離開過台灣,更無法體會這樣的感受。
他們感受到不到,走在上海繁華的街道,到處看得到家樂福和大潤發。在上海嶄新火車站裡,康師傅牛肉麵店對面就是窗明几淨的85℃。在昆山這個兩百萬人的城市裡,來自台灣的全家便利商店,對街就高掛著王品牛排的招牌。過去廿幾年來,台灣具有競爭力的服務業早就布局、深耕已由「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市場」的大陸。
看到這些熟悉的台灣企業縱橫大陸,內心既感到驕傲,又讓我看到台灣的希望。
而住在上海的飯店,每天看到那麼多韓國人,進出中國門戶,盡力為他們的國家,打開世界最大的市場,我不禁為台灣的未來,感到深沉的憂慮。
英國海軍經過長期的觀察,發現軍艦若文風不動地停靠在港口,每年會下沉一英寸,航行速度也會變慢,到最後會變得完全無法使用。
我在企業界的教育訓練中,常常喜歡用這個案例,讓中、高階主管去思考,大部分的回答不外乎:被貝類附著、軍艦生鏽、機械損壞等答案。
其實,真正的問題是出在,船員在習慣任務後,會逐漸將越來越多的個人用品帶進房間,導致整艘軍艦日益變重。
換句話說,軍艦的下沉,其實不是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也不是設備問題,而是出在運作這艘軍艦的船員身上。台灣是否會像一艘軍艦逐漸下沉,實在是要看在這個島上住民的智慧。
趁著從上海浦東機場飛回台灣空中,思考著:台灣年輕人既然有勇氣占據立法院、癱瘓國會,更應該積極地勇敢走出台灣,看看充滿挑戰的世界局勢與環境,為台灣的未來,思考下一步應該怎麼走。這應是國人的期待,也是你們的責任。因為,只有這麼做,位於太平洋邊陲的航空母艦—台灣,才不會日漸下沉,畢竟這個未來世界是屬於你們的。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