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台灣半導體產業打世界盃 未必只有陸資與大陸市場
![]()
▲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赴新竹科學園區參訪半導體產業,並與相關業者閉門座談。(圖/本報資料照片,2016.3.3) 大 中 小 半導體產業進軍世界盃所需的「國家隊」資源,可望在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的點火下正式籌組。業者所需的資金,未必只有引進陸資一途,而引進陸資背後的中國大陸市占率考量,若是棄守大陸市場,反而更能促使台灣廠商專注耕耘歐美高端市場。引起國安等爭議的開放陸資參股IC設計產業,追根究底,並不是台灣廠商缺錢的問題,尤其是一流大廠,而是基於中國大陸市占率的考量。讓陸資參股,是出自於「被迫」,這是產業界眾所皆知的事情。況且,台灣本身就有超額儲蓄的問題,過去10年累積的閒置資金高達11.9兆元,這些錢無處可去,若是能夠引導至製造業,台灣廠商所需的資金問題就可以獲得解決,並非只有依賴陸資或外資一途。話說全球半導體產業的3大市場,除了中國大陸以外,還包括歐洲、美國,尤其歐美是品質要求嚴苛的高端市場,台灣產品目前的品質還達不到標準,但走向高端市場,已是台灣高科技業必須走的一條路。也就是說,若是台灣半導體產業基於國安、產業競爭利害關係等考量,放棄中國大陸市場,是不是就不能生存?只要能夠順利完成產業升級,是不是一樣可以靠著打進歐美市場,在全世界有一席立足之地,應該是另一個思考的方向。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