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道義,是彼此規過勸善!
交朋友之道,人與人之間相交,第一要「不挾長」,不以自己的長處,去看別人的短處。……第二「不挾貴」,自己有地位,或有錢,或有名氣,因此看見別人時,總是把人看得低一點,這也不是交友之道。第三「不挾兄弟而友」,就是說朋友就是朋友,友道有一個限度,對朋友的要求,不可如兄弟一樣,換言之,不過分要求。一般人交友,往往忽略這一點,認為朋友應該一如己意,朋友事事幫忙自己,偶有一事不幫忙,便生怨恨。在另一面,對一個朋友不幫忙還好,越幫忙,他越生依賴心,結果幫忙他反而害了他,所以「不挾兄弟而友」。這三點要點,非常重要,每人如略做反省,就會發現,自己常會犯這三種毛病。
「友也者,友其德也」,交朋友是為道義而交,不是為了地位而交,不是為了利用人而交,也不是為了拜把兄弟多,可以打天下,或如江湖上人「開碼頭」,「揚名立萬」而交。交朋友純粹是道義之交,不可有挾帶的條件。常有年輕人說:「我們同學很多,將來可成為一幫」,這就是挾帶了條件,已經不是真正的友道,只是利害的結合。孔子說,朋友的道義,是彼此規過勸善,不是專說好話。其次,朋友有「通財之義」,「患難相扶持」,不是富貴相扶持。其中以「通財之義」最難做到。自古以來有句俗諺「仁義不交財,交財不仁義」,可見通財之義更難。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