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效果大PK!紫色馬鈴薯更勝一籌



你有沒有看過紫色的馬鈴薯呢?這種產自南美洲、表裡皆呈現深紫色的作物也被稱作「紫薯」(purple potato)。

水果和蔬菜大都有一個定律,那就是顏色越深的品種所含的營養越豐富;紫薯也不例外,尤其深紫或深藍的農作物都富含「花青素」,花青素為強大的抗氧化劑,也存在於藍莓、石榴等超級食物當中。花青素能幫助提高免疫力與對抗癌症,還能保護DNA免受損傷,並刺激有助防禦的細胞因子生產;花青素展現的抗炎特性也十分重要,可保護毛細管與調節雌激素。

2012年美國化學協會全國會議發表的一份研究顯示,比起不吃紫薯的人,吃紫薯的人較能降低血壓,這可能是由於上述提到紫薯對毛細管和血管的治療效果;此外,紫薯還富含另一種植物化學物質「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 ─ 已在動物實驗中被證實具有降血壓的功效。

馬鈴薯的澱粉含量較高,不少想減重的人把它列為禁忌食物;令人驚訝的是研究中的受試者每天吃 6 至 8 個小紫薯不僅降血壓,體重也沒有增加。在口感與味道上,紫薯與一般白色馬鈴薯其實很相似,隻是紫薯多了點堅果香氣與乳脂的質地,除了適合用於烘焙或煎炸等常見馬鈴薯料理方式之外,紫薯的乳脂質地讓它若與各種草藥和大蒜混合一起烹煮,更能做成風味絕佳的馬鈴薯泥。

不管是哪一種品種,烹調馬鈴薯時盡量留著表皮,這樣才能鎖住營養與水份,馬鈴薯的表皮也含有纖維與一些額外的維生素、礦物質;紫薯的表皮更是富含維生素C、鉀及大量的多酚,因此留著表皮食用更有好處。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