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週期調理護膚法(一)
![]()
女人習慣暱稱每個月造訪的月經為「好朋友」,想來十分貼切,這個生理現象伴著女性度過至少30幾個年頭、400多個月,就像一位交往了半輩子的老朋友。隻是,每次這位「好朋友」來訪,多少都為女性帶來一些麻煩──疲勞、情緒起伏、水腫、疼痛,甚至連皮膚的光采也被奪走。
以中醫的角度來看,好好運用這個自然的生理週期,可以為調養身體及皮膚保養加點力。在月經前、中、後這三段時間裡,中醫師將教你保養加上飲食的護膚秘訣。
月經來潮前
月經來潮前7∼10天,最讓人懊惱的就是臉上痘痘一顆一顆不給面子地猛冒出頭,醫學界也發現,這種現象和女性體內幾種荷爾蒙的平衡改變有關。月經來潮之前,腎上腺所分泌的男性荷爾蒙會增加,皮膚因此比較容易出油(皮脂分泌旺盛),角質層增厚,所以粉刺及痘痘也可能跟著形成。
●保養重點──注意清潔,適度去角質。
仔細觀察一下,這段期間如果皮膚出油情況比較明顯,可以在早晚兩次清潔以外,中午時間再以冷水清潔臉部一次(可不用清潔用品),避免油光滿面。同時,適度使用含低濃度果酸、水楊酸等成分的清潔用品或清潔面膜等,去除臉部的老舊角質。
至於每逢此時必定受到痘痘困擾的人,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吳明珠建議一種簡單的方法──利用具有清熱利濕、消炎殺菌作用的馬齒莧(中藥店有售)來熱敷患部,有助於改善痘痘問題。
做法:將60克馬齒莧洗乾淨後,加水2000cc煎煮20分鐘,等藥湯稍微放涼無蒸氣之後,以毛巾沾藥湯敷於患部。毛巾溫度變涼時,再換敷一次,這樣(一天一次)持續敷15分鐘,再將臉以水清洗乾淨即可。
●飲食原則──清淡少鹽,多吃全榖類及蔬果。
攝取太多鹽(鈉)會使水分積滯體內,導緻腹部腫脹,胸部一觸即有疼痛不適的感覺,所以月經來潮前一週特別要注意限制鹽的用量,少吃加工食品及鈉含量高的零食等。
另外,未精緻的全穀類食物,例如全麥麵包、糙米飯等、豆類及蔬菜水果裡含有能紓解經前情緒煩躁、憂鬱的各種營養素,這段期間建議可充份攝食。
●推薦粥品:紅豆粥
做法:1.將300克紅豆(赤小豆)、半杯蓬萊米(也可用糙米)洗乾淨,泡水1小時。(如果以糙米烹煮,泡水的時間要再加長。)
2.泡過水的紅豆和蓬萊米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水,以大火煮沸,轉小火繼續滾煮至材料變軟,食用前加少許糖調味即可。
作用:紅豆可以利水氣、消腫,減少經前體內積水而出現的浮腫現象,同時能提供鐵、鉀及維生素B1、B2等營養素,幫助紓緩疲勞,補充體力。
月經來潮時
月經來潮的這一週內,皮膚往往比較乾燥、暗沉,黑眼圈容易冒出來,而臉上的斑斑點點看起來也特別明顯。
這些現象以中醫角度來看,主要和荷爾蒙變化及血液循環有關。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