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靶藥阻復發 胃腸道基質瘤患者免心驚
一名年約70歲老婦未察覺腹部突出一硬塊,直到開始隱隱疼痛,才送至醫院檢查,竟發現罹患胃腸道基質瘤,趕緊施以手術切除,由於醫師判斷為高復發危險群,術後須使用標靶藥物輔助治療,預防復發,老婦手術至今半年病況穩定、控制良好。
胃腸道基質瘤為發生於胃腸道內的惡性腫瘤,好發年齡在50-60歲,最常出現在胃部(60-70%),小腸(20-30%)、其餘為結腸、直腸和食道,甚至可能會轉移至肝臟或腹膜等其他器官。基隆長庚醫院一般外科江坤俊醫師指出,近30-40%患者早期並無症狀,通常是因為進行內視鏡、腹腔鏡或電腦斷層掃描時意外地被發現;60-70%症狀表現會因發生部分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胃腸出血、噁心、嘔吐、疼痛等。
所有的胃腸道基質瘤不論大小都應被視為惡性腫瘤,長於非胃部或腫瘤大者具較高復發或轉移風險;一但出現復發或轉移,被治癒的機會很低。患者能選擇的治療方式並不多,以手術將腫瘤完全移除為主要治療方式與目標,對於無法手術切除、復發或轉移等患者則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江坤俊表示,第一線標靶藥物能抑制癌細胞生長並降低復發及轉移,研究顯示按時服用者存活率大幅提升,為過去傳統治療的三倍以上,為現今標靶藥物中的典範。
第一線標靶藥物作為胃腸道基質瘤術後輔助治療,健保給付規定腫瘤須大於等於6公分,且使用一年為限。根據2011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最新臨床研究發現,高復發風險的患者若能在術後輔助給予三年的標靶治療,其存活率較一年者高,江坤俊希望將來健保給付規範能隨新的研究數據前進,將術後輔助治療延長為三年,提供患者更佳的照顧。
「當醫生最大的成就感來自於,看到原本身體不適的病人經過治療後狀況變好,開心地回診。」江坤俊說。胃腸道基質瘤是個不容易預防的疾病,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與生活作息、飲食、壓力和胃腸道基質瘤有絕對關係,造成基因突變的風險因子不明,任意停藥易使腫瘤復發或轉移,患者若對服藥有疑惑,請務必和主治醫師溝通,別拿生命開玩笑。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