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點半 最易心臟病發
心臟病與中風發作總是說來就來,且常常在夜深人靜的半夜或是清晨時刻發作,令人措手不及。為什麼這類突然發作的病症,總挑時刻突襲呢?科學家經過深入研究之後發現,心血管病變與身體的一種蛋白質分解有關,統計更發現清晨6點半是最容易心臟病發作,或是中風的時間點。
清晨不但是氣溫較低的時候,身體因為處於熟睡狀態,加上體內某種蛋白質水平高峰,加深了心臟病發的機率。
心臟病發作時間點 PAI-1蛋白質有關
英國《快報》(EXPRESS)報導引述發表於「血液」(Blood)期刊的報告內容指出,心臟病與中風發作頻率普遍出現在清晨或半夜,與體內的一種會抑制血液凝塊分解、增加血栓風險的蛋白質有關,為了進一步觀察此蛋白質波動是否與清晨時一些大眾普遍出現的行為或生理時鐘有關,美國波士頓布裏格姆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與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共同進行了一項為期2周的小規模研究,觀察12位健康成人的日常作息,包括是否會睡覺時翻身(改變睡姿)、每個人的活動能力等。
報告內容指出,在人體24小時的睡眠/活動周期之中,體內稱作「PAI-1」的蛋白質會在清晨約6點半時達到高峰,且不受任何環境或是個人行為習慣所影響。而「PAI-1」在心血管疾病患者身上水平值較高,同時也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作有相當大關連,這也是為什麼當清晨時分「PAI-1」水平升高時,高風險族群會更容易發作。
平日應就三高與慢性病來嚴格控制病情,才能避免突如其來的心臟病發作。
預防心臟病發作 先控三高因子
心臟病發作時,患者通常會有頭暈、心悸、盜汗或臉色蒼白、呼吸急促等前兆,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前胸悶痛的感覺。要避免心臟病發,就要先了解哪一些原因會容易罹患心臟病,例如原本就有高血壓、血脂異常、膽固醇偏高、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的話,罹患心臟病、心肌梗塞的機率也就會大幅增加。
此外,老年人也是心臟病好發的高風險族群,特別是在季節轉換、冷熱交替之時,清晨低溫更容易加劇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因此,預防心臟病發作最好的做法,就是先控制好三高與慢性病病情,並維持規律運動與飲食清淡,如此一來,才能確保心臟病不在清晨時分找上門來。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