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女娃愛吃小零食,嘴唇全都潰爛了!太心疼..千萬別再讓孩子吃了...


3月9日,九江市武寧縣的黃先生向中國江西網記者求助稱,自己2歲多的侄女景景(化名)十來天前開始有全身紅疹、嘴角潰爛的現象,且高燒持續不退。自出現這些症狀以來,轉了3次院,並未有所好轉。景景的媽媽告訴記者,小孩平時愛吃一兩元一包的小零食,特別是辣條。

景景嘴週出現紅腫潰爛現象
  2歲半幼童嘴角潰爛高燒不退
  3月10日,記者來到九江市婦幼保健醫院,在住院部見到景景還有和她一起被送進醫院的表弟波波(化名)。記者看到,躺在外婆懷裡的景景嘴巴周圍一圈有紅腫及潰爛的現象,她時不時地喜歡用手去撓,被外婆制止後,景景卻哭鬧不停,病床邊上的架子上還掛著幾瓶未吊完的鹽水。在旁邊的病床上,景景不到2歲的表弟波波正躺在媽媽的懷裡打針,看起來他的症狀沒有景景嚴重,嘴角有少許紅腫,嘴巴里起了幾顆水泡。

癢痛感讓景景時不時地用手撓
  景景的媽媽張女士告訴記者,他們是武寧縣泉口鎮人,這次他們家4個小孩同時出現了這個狀況。他們4個是表兄妹關係,平時生活在一起,都是由外婆照顧,兩個十來歲的小孩只是嘴角有點潰爛,擦了點消炎藥就好了。兩個較小的孩子情況就嚴重多了,最嚴重的就是景景。張女士回憶道,平時幾個小孩也沒有吃什麼東西,就是喜歡吃一兩元一包的小零食。
  張女士說,大概在十來天前,景景的外婆發現景景全身起了紅斑,並伴隨高燒症狀。隨後,家人趕緊把景景送到村裡的診所打消炎針,兩天後,紅疹消失了,但是依然高燒不退,並且嘴唇開始出現紅腫現象。他們馬上將景景轉到了武寧縣城的醫院,治療了3天,情況越來越嚴重,嘴唇開始潰爛,且不管用何種藥物,每半小時就高燒一次。「平均每天體溫都在39度到40度之間,這麼多天都沒吃什麼東西,小孩都瘦了一圈。」說到景景的遭遇,張女士眼圈紅紅,心疼不已。
醫生:不確定引起原因,目前按川崎病治療
  在武寧縣城的醫院治療了3天,醫生建議景景的家人將其轉到大醫院治療,3月7日,景景的家人帶著景景和波波來到九江市婦幼保健醫院。
  景景的爸爸黃先生告訴記者,今天是在婦幼保健醫院治療的第3天,高燒稍微退了一些,但是嘴唇周圍潰爛的現像還是沒有好轉。「主治醫生也不確定具體是由什麼引起的,但是根據景景出現的症狀,60%的可能是川崎病,目前就按照川崎病來治療,治療周期可能比較漫長。」

景景每天最少需要吊4瓶鹽水
  黃先生對記者說,本來這個時候他和妻子已經外出務工了,但是小孩生病,他們也沒法出去工作。看著景景不時地用手抓嘴上的傷口,一抓就出血,全家人心疼不已。每天的花費近5000元,具體還要在醫院治療多久,他們也沒有底。
關於川崎病:
過去一般人以為只有中老年才會罹患的冠狀動脈疾病在最近一、二十年來也開始出現在青少年,甚至嬰幼兒。由於經濟富裕,飲食的西化和精緻餐點的盛行,青少年肥胖的比率日增,年輕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病例也越來越多了。另一種近二、三十年來為小兒醫學界所熟知的嬰幼兒疾病--- 川崎病 --- 所引起的冠狀動脈併發症也已佔居小兒後天性心臟病排行榜的首位。以下我們將介紹此一困擾著許多家有幼兒的父母的疾病。
川崎病 ( Kawasaki disease )乃日本小兒科教授川崎富作於1961年首度發現並提出報告。自此,世界各國陸續都有病例提出,至今病例數已不下數萬,而以日本最多。六、七零年代,川崎教授及其他學者剛提出此病時因其病變多出現在皮膚及結膜、口腔等部位,且常有頸部淋巴腺腫大情形,故稱之為黏膜皮膚淋巴腺症候群(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之後漸漸有人稱為川崎症候群 ( KawasakiSyndrome ),近幾年的文獻大多數醫師都直呼此病為川崎病。
川崎病好發於五歲以下的幼童,其發生率在臺灣每年每十萬名五歲以下的兒童人口中約有17至25例。發生季節不一定,但四到六月最多。病因目前仍未明,可能是一種和感染及免疫有關的疾病。 因此,嚴格說來川崎病應該是一個症候群 (幾種症狀組合而成 ),因為其診斷主要是依據病人的臨床症狀。

● 川崎病的診斷要件包括:

〉持續發高燒 (39-40 ° C) 超過五天,嚴重者並可延長二至三週。

〉手腳之紅斑、浮腫或皮膚脫屑,特別是指尖周圍。

〉不同型態的皮疹,廣泛分佈於四肢和軀幹。

〈四〉兩眼結膜充血,但無分泌物。

〈五〉口腔黏膜變化,如草莓舌或嘴唇紅裂甚至出血。

〈六〉急性非化膿性頸部淋巴結腫大,單側或雙側,直徑至少1.5 公分。 

至少符合其中五項才可診斷為川崎症。 除了指端及肛門周圍的皮膚脫屑在發燒開始後十至二十天才出現,其餘皆在急性期出現。另外常規血液檢查偶有貧血、白血球增多及血小板增多現象,而發炎指數 (ESR、 CRP) 亦多會昇高。
川崎病的合併症為:

〉侵犯心臟血管系統 --- 是造成川崎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約15-20%之川崎病患者會引起冠狀動脈瘤。其中 4.7%為巨大冠狀動脈瘤,它們幾乎不會消失,且日後較易引起血栓、鈣化、動脈狹窄和心肌梗塞;約有1-2%病患因而死亡,但幾乎都在病發後一個星期內發生。至於較常見的中、小型冠狀動脈瘤,80%會在五年內消失。另外也會引起心肌炎和心外膜炎。因此心臟超音波為不可或缺的檢查。

〉約40% 病患有關節痛而其中30% 病患有急性關節炎,常出現在疾病發作後兩星期內。

〉膽囊水腫之發生率約 5-13.7% ,也多在疾病發作後兩星期內出現。

〈四〉腸道假性阻塞。
〈五無菌性腦膜炎。
在治療方面:急性期給予高劑量之阿斯匹靈和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恢復期給予低劑量之阿斯匹靈,若無冠狀動脈異常則持續治療六到八週,若有冠狀動脈異常則需長期治療。使用免疫球蛋白可將冠狀動脈瘤之發生率由15-20%降至5%,並將巨大冠狀動脈瘤之發生率由 4.7% 降至1.2%,且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長期追蹤治療可依據其冠狀動脈變化而有不同之建議:

〉若患者無合併冠狀動脈異常或其冠狀動脈異常已消失,無需長期服用阿斯匹靈或限制活動。心臟超音波每兩星期檢查一次,為期三個月。

〉若患者合併小型冠狀動脈瘤,需長期服用低劑量之阿斯匹靈直至血管變化消失,除非壓力測驗有明顯異常否則不必限制活動。

〉若患者合併多處或大型冠狀動脈瘤,需長期服用低劑量之阿斯匹靈,並限制做激烈運動活動。若合併心肌缺血症或陽性壓力測驗,應考慮作心導管檢查。

〈四〉若患者有一條以上的冠狀動脈阻塞,則須考慮作手術治療。 

近年來在成人心臟科常使用的冠狀動脈氣球導管擴張術經許多文獻證實並不適用於嬰幼兒川崎病的冠狀動脈狹窄。因為經過厲害的發炎反應後形成的動脈瘤或狹窄其疤痕組織及纖維化若冒然強迫撐開頗為危險。在日本就有因川崎病冠狀動脈狹窄施行氣球導管擴張術而造成猝死的例子。
via
川崎病這種疾病起源於日本,但是在最近幾年我國也有很多的川崎病患者出現,一般會多發於五歲以下的兒童身邊,帶給患兒很多的痛苦,所以很多的家長一直在找尋該病的預防方法,那麼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預防川崎病呢。
患兒出現持續性發熱、舌頭出現楊梅樣、甲床皮膚交界處有大片狀脫皮等症狀。據兒科專家分析,如果患兒出現以上症狀,就有可能患有川崎病。
川崎病也就是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症,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變為主要病理特點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小兒疾病。專家表示,該病病因尚未明確,相關研究表明該病在急性期存在明顯的免疫失調,在發病機理上起重要作用。
川崎病多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主要症狀常見持續性發熱,5~11天或更久,體溫常達39℃以上,抗生素治療無效。常見雙側結膜充血,口唇潮紅,有皸裂或出血,見楊梅樣舌。手足呈硬性水腫,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現潮紅,10天後出現特徵性趾端大片狀脫皮,出現於甲床皮膚交界處。
還有急性非化膿性一過性頸淋巴結腫脹,以前頸部最為顯著,直徑約1.5cm以上,大多在單側出出現,稍有壓痛,於發熱後3天內發生,數日後自愈。發熱不久即出現斑丘疹或多形紅斑樣皮疹,多見於軀幹部,但無皰疹及結痂,約一周左右消退。
專家提醒,絕大多數患兒預後良好,呈自限性經過,適當治療可以逐漸康復。但15~30%的川崎病患者可發生冠狀動脈瘤。但如果在10日以內能治好的話,95%可不引起動脈瘤。如果冠狀動脈不發生什麼變化,3個月後就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即使有動脈瘤,3個月以內治好的,也可以進行普通生活,但慎重起見,要定期做超聲波檢查。
專家強調,孩子雖然發熱,卻還很有精神。雖說食慾稍有下降,也什麼都吃。高熱時要注意補給充足的水分。患兒營養不足與機體代謝和消耗增多有密切關。
要加強消化道管理,多食用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主張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為主,如雞蛋糕、果汁飲料、豆漿等。避免食用生、硬、過熱、辛辣的刺激性食物。急性發作期以少量流食、多餐為主,必要時補充營養物質如脂肪乳、氨基酸,保證有足夠營養進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促進疾病早日康復。
以上的內容介紹的就是有關於川崎病的預防措施了,川崎病的預防一定要在疾病還未發生之前就開始進行,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多注意孩子的衛生情況,要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並且飲食方面也要均衡營養,少食用零食。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