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攻入歐洲狂掃奶粉 德國貨架半日清空
![]()
中國奶粉失民心,國外的奶粉成為中國媽媽們的首選。(AFP)中國嬰兒奶粉含三聚氰胺的事件雖然過去多年,但造成的全民恐慌至今仍未消退,家長皆“聞奶色變”,寧願高價搶購外國奶粉。繼早前澳洲爆發搶購奶粉風波後,又有大量中國人到德國“掃貨”,已為德國帶來嚴重的供應短缺。中國全面二胎的開放刺激了奶粉的需求,隨之而來的奶粉安全問題也倍受關注。中國父母全球搶購奶粉,讓外國的媽媽感到相當恐慌。據中國參考消息網近日引述西班牙的《世界報》報道,中國大陸父母對國產嬰兒配方奶粉的不信任,已為德國帶來嚴重的供應問題。有德國母親曾跑遍多家商店都未能購到奶粉,全德國連鎖店都要將輪候購買奶粉的人作登記。有老闆表示,每日一早開門營業,有亞洲人便已在門外排隊,中國人會推著購物車入內,直奔奶粉區。每到中午前,貨架貨品已被搶購一空,甚至還有大量中國公民在德國購買嬰兒奶粉,然後轉銷中國圖利。對此,剛做了媽媽的王勝生律師接受本台採訪時稱,中國毒奶粉事件激怒了全國使用其奶粉的消費者,讓媽媽們對奶粉產生了強烈的質疑之心,寧可多花錢購買外國產的奶粉,但這樣做也確實傷害了外國的媽媽。王勝生:“我很能理解媽媽們要去外國買奶粉,其實我的孩子吃的奶粉也是托國外的朋友在國外寄過來的。我們實在是對國內的產品質量沒有辦法去有一個信任,尤其是在我們聽到蒙牛集團的人在安撫香港的民眾的時候說,我們出口到香港的牛奶肯定跟大陸的不一樣,這讓人心裡不管是對企業也好還是對政府的監管也好,完全沒有了信心。在這個時候,中國的媽媽很無奈地到處去國外找這些奶粉。我們的這種擔憂會給德國的母親或者澳洲的等其他國家的母親帶來一定的壓力,因為我們可能把奶粉的價格抬高了,人家生氣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沒有辦法在國內去解決這個恐懼,或者說我們沒有勇氣去試圖挑戰而解決這個恐懼,而是採取了一種自力救濟的方式,在外面瘋狂的採購,無形中加深了外國的媽媽的負擔。”近日,中國再爆查出毒奶粉。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公布了嬰兒配方奶粉的抽驗報告,發現有三個批次的奶粉含有惡菌坂崎氏腸桿菌。據悉,坂崎腸桿菌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和許多國家確定為引起嬰幼兒死亡的重要條件致病菌,比起三聚氰胺所造成的危害程度還嚴重,新生兒和不足兩個月的嬰兒的感染風險最高,可引發菌血症及腦膜炎,嚴重更可致命。對此,南京作家畢康告訴本台,儘管現在國內奶粉質量比以前高很多,也公布了一些質量不合格的奶粉。但問題是,要恢復人們的信心很難,要讓人們在心理上接受國產奶粉,目前做的工作還很不夠。而且,其它方面的食品安全問題還是不斷出現,所以大家對整個食品安全這一塊還是沒有信心。畢康:“國內的食品安全問題是一個長期的問題,也是個制度性問題,官商勾結、監管不力,家長不放心於是去買德國奶粉,所以去買德國澳大利亞的奶粉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網上有評論稱:一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可以把男女航天員送上太空,可以製造出令歐美俄日驚嘆的新型飛行器,也能到遠離北京的南沙群島填海擴島,這樣高精尖的科技和高耗費的工程都可以攻關克難,為什麼就不能在最普通的食品加工業方面生產出保質保量的奶粉呢?MeasureMeasure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