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物/一個85後堅持看春晚的理由 與春晚無關
![]()
不看春晚便不算過年,便徹底失去了這唯一留下的年味。 大 中 小 春節來臨,春晚也就自然而然成為公眾熱議話題之一。無論你看還是不看,它就在那裡,與無數話題交纏,想不關注都難。根據新華網報導, 至於筆者本人,自然是看的,而且年年都看,還從頭看到尾,十分認真投入,以至於每到12點,鞭炮聲四起,影響我看節目時,還會默默生氣……
我喜歡看春晚,第一個理由是——熱鬧。這種熱鬧蘊含著喜慶、歡樂、團圓、美滿、豐盛等諸多意味,和過年、除夕夜、辭舊迎新等太多能引起人們美好情感的詞連接在一起,想到前者自然而然就會有後者,屬於一種能令人快樂的條件反射。春晚的第一個熱鬧,是全家人在一起,說說笑笑,嗑瓜子吃零食看節目的那種熱鬧。我們這一代,為了生活,父母子女親戚朋友,總是聚少離多。平日裡散落各地,能聚起最多人的日子,唯有春節。回想小時候,筆者總是一個人默默上學,放學回到家,還是一個人,世界空寂到和壁紙、台燈、書桌都能說上話。過年時景象卻大不一樣,父母親人,全都出現了,帶著許多許多的禮物。我們在一起,為了過年大掃除、大逛街,好吃的好玩的,還有女生最喜歡的漂亮新衣裳,感覺想要什麼都能實現。這種歡樂的感覺到除夕夜達到高潮。家長們忙忙碌碌,準備年夜飯,孩子們開開心心幫完忙,就去洗澡換新衣。一家人早早吃完飯,就守在電視機前看春晚。那時的春晚是真好看,歌也動聽、節目也歡樂——要知道,那可是一首歌可以紅遍全大陸,不分男女老少都喜歡的時代——感覺一切都是最高規格。接著到了12點,大家就一起去放鞭炮、煙花,又害怕又激動又笑又叫,你追我跑,心情high到極點。就這樣,單調的年幼時光中,除夕夜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腦海裡是那麼的鮮豔而重要。這其中,歌舞影音的記憶,全是春晚奉獻的。春晚的第二個熱鬧,是接下來幾天你走到哪裡看到的電視機都在重播,是所有人的嘴裡都在說同一件事,是即便寒假過後再見同學朋友,我們依然能共同對春晚裡出現的精彩段子津津樂道。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