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網路新詞/賴床族 就是俗稱的愛睡懶覺一族
![]()
賴床族。 大 中 小 賴床族,就是俗稱的愛睡懶覺一族。嚴寒冬季,很多人都過著披星戴月、早出晚歸的生活,一到週末,大家就閒下來,於是就睡懶覺,不起床,成為了徹徹底底的『賴床族』。根據互動百科解釋,有些人賴床成了習慣,哪怕能多在上頭賴個30秒,也甘願。賴床,其實並不一定是壞毛病,冬天賴床5分鐘,對身體反而有益。
表現九寒天起床,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極其考驗毅力的事情。冬天賴床已成為很多人都有的習慣,甚至有網友形容『起床靠毅力,洗澡靠勇氣』。每天早上鬧鐘一響,其實她就已經醒了,但是迫於天氣的原因,還是會在溫暖的被窩裡停留一會兒才起來。睡到自然醒,應該是人生美好的事。尤其是醒了,不必急著下床,而能繼續在床上『賴著』,更是幸福。
益處一直以來,我們都聽說賴床對健康無益,但新浪微博裡的一則消息宣稱:冬天在被窩裡賴5分鐘,不但能讓處在鬆弛狀態的肌肉有個緩衝的時間,恢復到自然緊張狀態,還能使正在休息的血液逐漸清醒,相反,如果醒來後一下子爬起來,肌肉猛地一受涼,容易產生酸痛。而且此時血流尚慢,不能一下子將氧氣輸送到大腦,血壓上不來便會頭暈。這條微博發布後,很快在網上引起了熱議。武警重慶總隊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羅宇表示,此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夜間睡覺時,身體各處系統及關節都屬於半睡眠狀態,如果馬上起床,身體各部分機能還沒有恢復,就會出現頭暈、心慌等現象,但是對於年輕人來說,猛然起床對身體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這些不良現象更多地是出現在老年人身上。賴床的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是比較合理的,如果再長一點,就很容易陷入『病態賴床』的狀態。而且所謂『有益身體』的賴床並不是繼續睡覺,而是在床上做一些活動手腳、頸部的運動,為冬天暖身起床做準備。
應對
1、逐漸改變習慣賴床的最主要原因是睡不夠,睡飽就不需要賴了。因此,固定時間睡覺、起床、睡足自己所需時間,是趕走賴床最基本有效的方法。做起來並不難,但需要一段時間練習,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決心,去改變不健康的生活形態。想提早上床時間,夜貓子可能需要幾星期來練習改變。每天試著提早20~30分鐘上床,第一天睡不著沒關係,再試第二天,到能入睡了,隔天再把上床時間往前調,通常不需6星期,你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睡眠節奏,順利建立新的睡覺、起床模式。而好不容易建立的規律作息,就不要隨意又打亂了,例如不要一到週末又通宵達旦,隔天再睡到中午,那身體又得重新適應,賴床也會重新回來找你。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