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大陸/航拍上海後灘濕地公園 浦江南岸的「世博遺珠」

圖為黃浦江上空俯拍上海後灘濕地公園全景。 大 中 小 作為上海市區黃浦江邊僅有的一塊天然濕地,上海後灘濕地公園建園伊始就迎來人們的極大關注。它北臨黃浦江,西起倪家濱,東靠打浦路隧道,總占地面積18公頃。這裡草坪、樹木、雕塑等布局清晰,錯落有致,置身於大片的茅草和蘆葦中,儼然一派自然鄉野景色。根據新華網報導,2009年10月,後灘濕地公園在鋼鐵廠(浦東鋼鐵集團)和後灘船舶修理廠的基礎上改造而成。公園保留並改善了場地中黃浦江邊的原有4公頃江灘濕地,並在此基礎上對原沿江水泥護岸和碼頭進行了生態化改造,恢復了自然植被。同時,作為鋼鐵廠的記憶,巨大的工業廠房鋼鐵構架也得以保留。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它不僅是遊客在園內休憩的絕佳去處,同時也是整個上海世博會的一張『生態名片』。世博會閉幕後,後灘公園經過整修,於2012年7月1日重新面向遊人開放。作為濕地公園,後灘最主要的亮點與特色是其具有的生態水處理功能,它是一個完整的水生態系統,是天然的淨化器。透過完全自然生態淨化,其每天可將黃浦江水處理成乾淨水,用於景觀用水、綠化澆灌、道路廣場沖洗等。據了解,後灘公園每日水處理量可達2400多立方公尺。從後灘濕地取水口,來自黃浦江劣五類的水,沿著一公里多長的內河濕地,先後流經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葉植物和濕生植物等構成的不同高差設計的植被區域,透過垂直和水平兩種植物淨化方式,經過七天時間,被自然淨化為優三類水,最終變為公園盡頭處清亮的淺灘溪流。如今的後灘公園,功能定位發生了變化,從偏向於安全疏散、遊憩等候等功能的世博綠地,已轉變為突出濕地保護、濕地生態的審美啟智和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城市濕地公園。後灘公園不僅是世博會留給上海市民的一件珍貴禮物,同時對上海河道灘塗治理的借鑑和參考,甚至城市的設計與規劃也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圖為上海後灘濕地公園內錯落有致的植被。
圖中可清晰看到公園內的水流通道。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