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央行明確將發行「數字貨幣」 紙幣會縮水嗎?
![]()
央行明確將發行「數字貨幣」。 大 中 小 大陸央行官網發文1月20日晚間稱,當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討會在北京召開,進一步明確大陸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戰略目標,做好關鍵技術攻關,研究數字貨幣的多場景應用,爭取早日推出大陸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
已從2014年成立研究團隊根據新京報報導,在此次研討會上,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出席會議。據瞭解,隨著全球範圍支付方式的巨變,早在2014年大陸央行就成立專門研究團隊,並於2015年初進一步充實力量,對數字貨幣發行和業務運行框架、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對於為何要推廣數字貨幣,會議認為,發行數字貨幣可以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減少洗錢、逃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提升大陸央行對貨幣供給和貨幣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經濟和社會發展,助力普惠金融的全面實現。
大陸央行曾提示防範比特幣風險數字貨幣的概念比較新,目前尚無官方定義。貨幣網創始人兼CEO李林對新京報表示,根據此次大陸央行所發文章,在他看來,大陸央行所指數字貨幣應該是人民幣的電子化,包含區塊鏈技術。目前人們日常所用的銀行轉帳、餘額寶等協力廠商支付等行為均與數字貨幣有關。而廣義的數字貨幣又包括非官方發行的虛擬貨幣,例如此前走火的比特幣,不過,大陸央行在去(2015)年12月發通知,防範比特幣風險。
數字貨幣有無先例?貨幣網創始人李林對記者表示,國家層面的官方貨幣機構發行的數字貨幣還沒有先例。不過,作為數字貨幣的一種,比特幣於2009年起在全球流通。『而大陸央行此次提到的區塊鏈技術,實際上是比特幣發行與流通的支撐技術。』和法定貨幣相比,比特幣沒有一個集中的發行方,而是由網路節點的計算生成,誰都有可能參與製造比特幣,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買賣,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並且在交易過程中外人無法辨認用戶身分資訊。比特幣在大陸走紅,大陸一度占據全球60%的比特幣交易。不過,2013年12月,大陸央行等五部委下發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認為,比特幣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比特幣交易作為一種網路上的商品買賣行為,普通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擁有參與的自由。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