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戳破耳膜只為潛水!揭密最後一代「海上游牧民族」的生活樣貌!



不管多麼心動,如今這個旅程已是無法實現。如今的巴瑤人,生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的交界海域,其中又以棉蘭老島與婆羅洲之間的蘇祿海和西里伯斯海為盛。那裡是整個東南亞珊瑚最多的海域,卻也是最凶險的海洋。沙巴的仙本那有一群巴瑤人,他們在水上蓋起了高腳小木屋,但是巴瑤人聚集的另一個角落——蘇拉威西島中央的託吉安群島卻有著更大的吸引力,一片遠離大陸主流人群的樂土。






在“遊牧人”的心目中,海洋是一個具有多樣性的有活力的生命體,精神存在於水流和潮汐裡,存在於珊瑚礁和紅樹林中。



巴瑤人自幼便弄破耳膜,潛水就不會感到痛楚了。



雖然出生在船上的孩子越來越少,但海洋依然是他們最好的遊樂園,恩納爾(Enal)正在和自己的寵物鯊WangWangi 玩得不亦樂乎。



戴著自制木頭眼鏡的摩恩(Moen)剛剛潛完水,他總是用一根拆輪胎用的鐵棒去搜尋海中珍寶 。



鐵棒的重量會讓他沉入海底,他可以在暗礁中來回遊動,尋找珍珠和海蔘。



加特敏(Jatmin)是一位捕章魚的好手,他帶著一隻剛捕獲的章魚正游回自己的船上。


傳統的巴瑤宇宙論將萬物有靈論和伊斯蘭教合為一體,揭示了人與海洋之間的複雜關係。

蘇拉威西稱為“陸地”,儘管它是一個巨大的島嶼,然而比起託吉安,它正如大陸般下沉,這里正是巴瑤人的海洋入口。看著面前藍不見底的海洋,雖沒有不安,卻有無著落的惶惑。



作為常年與海洋打交道的海上牧民,住在印尼蘇拉威西島的伊姆蘭,潛水技術非常高超。



阿耐的丈夫死於長期潛水而導致的減壓病,這麼多年來,她必須依賴自己的兒子才能生活下去。



50 歲的伊布· 戴安娜· 波圖提赫(Ibu Diana Botutihe)是巴瑤部落碩果僅存的幾位原住民之一,她幾乎在船上度過了自己的一生。巴瑤人在水上的漂泊,被界限劃分嚴格的東南亞新興民族主義國家視為麻煩,一些巴瑤人取得了菲律賓和印尼的國籍,然而還有更多屬於流民,被視為潛在的麻煩製造者,甚至有的本來已經定居下來,又被逐回海上。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新的流浪身份。

慢慢的,生活在船上的巴瑤人越來越少了,更多的人是半定居,雖然他們的房子僅是用寥寥木片高高地架在清澈海面上。





via:今日頭條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