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村民挖11塊國民黨抗戰士兵墓碑 留在自己家中
在農村,把墓碑放在家裡是一件忌諱的事,但劉書勤希望能為犧牲的抗日勇士們做點事。 大 中 小 河南三門峽市陝州區張茅鄉西崖村村民劉書勤在自家門前挖出了11塊『有來頭』的墓碑。墓碑上記載著抗戰時期國民黨軍隊11個士兵的姓名、籍貫、部隊番號等資訊……
發現 墓碑上犧牲士兵的資訊清晰可見根據大河網報導,記者1月27日來到劉書勤家中。他告訴記者,去(2015)年12月,他在自家門前的土坡上挖水溝時,挖出了這些墓碑。『當時碑上全是土,字跡不清』,他便用水沖洗後放在自家院子裡。記者看到,經過沖洗,11塊碑上的字跡清晰可見:『王海清,甘肅固始人,陸軍一六五師工兵營一連二等兵;方牛,河南正陽人,陸軍二十四師七十團二營機連二等兵;任吉貴,湖南茶陵人,陸軍二四師七一團八連一等兵;錢鳳文,陝西安康人,陸軍八三師輜重營一(二)連二等兵;王忠錫,甘肅靜寧人,陸軍八十軍補團八連二等兵;楊換成,陝西商縣人,陸軍一七七師一〇五七團五連二等兵;趙學禮,河南新蔡人,陸軍二四師七二三營五連二等兵;薛紀生,陝西大荔人,一七七師一〇五九二連一等兵;陳陶山,陝西安康人,陸軍八三師補團四連一等兵;權景龍,陝西蒲城人,陸軍十七師九八團一連二等兵;金有……(殘碑)。』碑文還記載有犧牲士兵的年齡,最大的38歲,最小的15歲,大多在1941年病故於『六一兵站醫院』。劉書勤說,他聽父親說過,當時他們村裡有個『六一兵站醫院』,住的都是在中條山戰役中受傷的國民黨士兵。
講述 共安葬200多名士兵,這裡被村民稱為『傷兵墳』西崖村73歲的退休教師陳寶禹向記者講述了關於這些墓碑的歷史。『聽村裡老人說,1941年中條山戰役後,大批國民黨負傷士兵從山西戰場經三門峽會興渡口被送至我們村的「六一兵站醫院」接受救治,但許多士兵因傷勢過重在醫院去世,大約有200多人。』陳寶禹說,後來這些士兵被就地安葬,並從陝州區(原陝縣)硤石鄉找來青石,為他們立了墓碑。陳寶禹說,『六一兵站醫院』當時有十幾間房子,他們家的房子也被佔用了5間,剩餘的在西崖村村委旁邊,由於年份太久,早已坍塌,現在成了居民區。如今在西崖村,已找不到『六一兵站醫院』的痕跡。陳寶禹說,這些士兵就被安葬在現在劉書勤家門前的那塊地方,約有2畝,名叫『傷兵墳』。『1960年村裡開墾荒地,將「傷兵墳」平整後用於耕種,那些墓碑因為不被人們重視,大部分已遺失。』西崖村83歲的村民沈鎖學回憶說:『那時來的傷兵真可憐,頭上、身上都是傷,就在我們村治療。』陝州區黨史方志辦原主任劉全生告訴記者,當時張茅鄉西崖村確實有國民黨軍隊的醫院,但那段歷史還需進一步考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