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公布常見腎虛四大認知誤區
![]()
腎虛可以說是男人的地雷,一踩就炸。很多人對腎虛抱著有則補之,無則補了也無妨的想法,就不知不覺陷入了補腎誤區。錯誤的補腎等於損害腎臟,該如何正確補腎,您需要了解什麼呢?
腎虛的表現癥狀:腎的病態一般是指腎虛。腎虛如果細分可以分為腎氣虛弱、腎陽不振、腎不納氣、腎陰(精)虧虛,通常粗分為腎陽虛和腎陰虛。腎陽虛可見神疲體乏、面色白、頭昏耳鳴、腰膝酸冷、形寒肢冷、喜熱怕冷、小便不利,男子陽痿、早泄、滑精,女子宮寒不孕等;腎陰虛會致形體羸瘦、頭昏健忘、失眠、耳聾耳鳴、腰腿酸軟、盜汗、五心煩熱、口燥咽干,此外還有男子精少、遺精、夢遺、早泄,女子經閉等。腎陰和腎陽在病變過程中也常互相影響,陰損可以及陽,陽損可以及陰。
常見腎虛四大認知誤區1、腎虛就是腎出了問題這在大多數人看來,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然而,中醫講的腎虛是個功能單位,涵蓋了分泌系統、生殖系統、泌尿系統、運動骨骼系統、呼吸系統等多個系統。某種程度上來說,腎虛是一個正常生理現象,每個人步入中老年之後都會經歷這個階段。腎虛與腎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率,腎虛也不代表陽痿。2、不分腎虛種類、亂補一氣中醫強調因人而異,而腎虛分為腎陰虛、腎陽虛、腎氣不固、腎不納氣和腎精虧虛五個症型,所以應該對症下藥。對於腎陰虛的人來講,吃了治療腎陽虛的藥物,不僅沒有療效,而且還很可能出現副作用,或加重病情。3、性功能下降就補腎不少人都有著這樣一個潛在邏輯:下半身“不行了”就是腎虛。其實,引發性功能下降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前列腺炎症等。據北京中醫藥大學一項針對700多名陽痿患者的調查,實際上只有32.9%的人是因腎虛引起的。如果隨意濫補,很可能會延誤治療,反而使問題越來越嚴重。4、有點風吹草動就擔心腎虛不少人稍微出現些癥狀,比如出汗多、頻繁如廁、腰膝酸軟、性慾下降等,就懷疑自己腎虛。實際上,中醫講的腎虛是一個症候群的概念,它包括上述癥狀在內的多種癥狀,並不是有個一兩種表現就代表腎虛。就拿出汗來說,腎虛、胃氣虛弱、濕熱不清、寒邪入內等都會導致。因此,一定要走出這個誤區,以免貽誤其它病症的治療。
如何判斷男性需要補腎現象1:牙齒變髒。男性30歲以後牙齒容易變髒,與不注意口腔衛生有關。如果刷牙姿勢不正確,刷牙不徹底,人的牙齦就會逐漸萎縮,牙縫變寬,牙結石增多並沉積在牙縫和牙齦周圍,牙菌斑變得活躍,口腔衛生惡劣。因此,應該將早晚刷牙改為每頓飯後正確姿勢刷牙。現象2:脫髮。進入事業高峰期,精神和心理壓力隨之增大,引起內分泌和血液循環紊亂,從而引起脫髮,頭髮漸漸稀疏。現象3:氣喘吁吁。上樓梯、跑步後氣喘吁吁,說明肺功能開始下降。研究表明,若不進行科學鍛煉,人在20歲後肺功能就開始減弱。現象4:疲倦。30歲男性在工作或生活中若總是精力不濟,無精打采,可能是心理壓力大或內分泌發生改變所造成。這說明雄激素水平已下降。現象5:運動能力弱。運動後心跳過快現象持續時間長,心臟調節能力越來越低,這說明心臟本身的儲備能力已下降。這是心臟肌肉老化、彈性減弱造成的,它與血管健康狀況不良有關。
什麼時候開始補腎根據人體腎氣的變化規律來確定的。在《黃帝內經》中記載,人的生命過程是腎中精氣由弱到強,再由盛轉衰,直到消亡的過程。腎氣的變化規律男女並不完全一致,女子以七歲為一個變化周期,男子以八歲為一個變化周期。當女子到35歲(五七),男子到40歲(五八)的時候,為腎氣由盛到衰的轉折點。《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記載,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即女子到五七(35歲)的時候,面容開始憔悴,頭髮開始脫落;男子“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即男子到五八(40歲)的時候,頭髮開始脫落,牙齒變得枯槁。而頭髮和牙齒都是靠腎氣滋養的,因為腎“其華在發”,腎主骨,齒為骨之餘,頭髮和牙齒的好壞,反映的是腎氣的盛衰。而女子是在五七、男子是在五八的時候頭髮和牙齒開始有變化的,所以女子在35歲的時候,男子在40歲的時候是腎氣開始虛弱的時候,對正常的人群來說,女子最好從35歲開始,男子最好從40歲開始補腎。正確認識補腎,才能補好腎。以上誤區,您一定要避開。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