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為了這個:中國竟然忍氣吞聲了整整30年



就是為了這個:中國竟然忍氣吞聲了整整30年

日本的機器人、武器製造、科學技術領域發明創造能力很強。但對中國來說,這些能力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中國在短時期之內也不會在機器人領域和某些科技領域對日本實現超越。但是在可以預知的未來, 中國必須隨時緊隨日本的腳步,因為這是中國新時期戰略發展的必然。



日本的機器人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對中國定下了韜光養晦,潛心發展經濟的絕密戰略部署。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自身經濟能力的明顯增強,但 在政治思想和精神文明領域,顯然成了中國發展過程中最薄弱的環節。




一個本來還可以持續將近5年或10年的戰略發展策略,被西方世界解密了。其結果顯而易見,以美為首的西方世界加上有著共同價值觀的日本,慢慢的開始了有些歇斯底里般的對中國發展明目張膽的制衡。

其實也不用惋惜,30年的改革開放發展,還是為中國奠定了許多的原來不曾擁有的戰略資源。而為 了獲取這些戰略資源,中國人民在30多年的改革開放過程中忍氣吞聲裝孫子,夾著尾巴做人,辛辛苦苦的積累終於讓中國變成了一個有全能力的工業化國家。這個巨大的變革是用多少錢都換不來的。同時中國已積累了巨大的財富。


原來日本歐美在中國面前耀武揚威的,他們是瞧不起中國和中國人的,思想中還是把中國看成了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化國家。

可如今我們不再韜光養晦,也沒有人給我們再韜光養晦的環境了。那就沒辦法了既然不能再裝下去,那咱們就要站起來,讓那個原來瞧不起中國的日本,如何能瞧得起中國和中國人?


中國海警船在釣魚島海域巡航

這是個偽命題。我們更多應該考慮的是,在可預見的未來如何讓日本和日本人更加害怕中國。而這裡的害怕所指的對象就是以美國為樣板。讓日本人生生世世地把中國看成是另一個美國,讓中國變成日本人心中另一座大山,讓這兩座大山壓得他永遠不能翻身。最後讓日本人明白搞對抗日本得有本錢,想要靠研究機器人和武器在科技領域引領日本下一代經濟發展那是想的美。




中國海警船與日海上保安廳對峙

中國人絕對不能給他一個和平的外部環境。 用高強度戰略壓力讓她喘不過氣來。以至於把他們逼到絕路上為止。

8月5日晚上,6艘中國漁船及海警船進入釣魚島12海里;6日早晨7點後,6艘中國海警船進入釣魚島24海里,其中3艘海警船上搭載武器,當天日本對中國逐日大使館進行了強烈抗議,要求中國海警船離開。

就日本的抗議,中國駐日大使明確拒絕抗議,中國外交部則輕描淡寫地表述釣魚島及其附屬海域屬於中國,並要求日本不要將局勢複雜化,多做有利於中日關係的事情。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中國很快將海警船由6艘增加到9艘,8月7日又由9艘增加到13艘,創歷史紀錄。8月8日,中國在釣魚島海域的海警船已經有14艘,再創歷史紀錄。

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還有數百艘中國的漁船。至於日本,從8月5日一個抗議接著一個抗議,3天抗議六次。看著日本的這些抗議,真是覺得有一種大國蔑視宵小之輩的感覺。




另外,日本還抗議中國在東海油氣田上裝雷達,並要求中國拆除。日本的要求真是非常無禮,中國部署雷達在中國領土上日本根本無權指責,如果日本不是那麼敵視中國,中國至於在油氣田上裝雷達嗎?

在日本部署的美國標準3飛彈的雷達,同樣對中國構成威脅,中國也沒有要求日本拆除吧?這一切,完全是日本咎由自取。

中國突然向日本施壓,從根本上說原因有三個:


一、日本南海拚命折騰中國,中國反擊。

日本過去一年太能折騰,作為一個域外國家,不斷在南海對中國進行挑釁,給中國製造麻煩,在南海局勢緩和後中國對日進行反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二、中國應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思路開始轉變。

過去,基於控制地區事態、儘量拉長博弈時間的考量,我國在應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時,一直採取局部應對策略,東海緊張就應對東海,南海緊張就應對南海。

現在不同了,由於美日在日本修憲上已經基本達成一致,兩國在過去一年在南海針對中國明顯開始聯動,這也意味著過去我國控制事態的思路已經過時。



既然日本一定要參與,既然包括蔡英文都躍躍欲試,那麼不妨將南海、東海、台海和朝鮮半島等問題放在一盤棋中考慮,畢竟這些都是美國戰略的局部體現而已。

對我們來說,解決問題思路由過去局部擴展到一盤棋的好處在於,我們可以按照我們的既定戰略戰術和節奏實施應對,這其實就是毛主席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思路」。

過去較長時間以來,筆者一直建議「南海問題東海解決」就是化被動為主動的思路,要將美日帶入我們的節奏之中,而非總是我們處於他們的節奏之中。

三、圍魏救趙,以東海施壓換半島減壓。

中美圍繞遏制與反遏制的博弈,熱點無非就是東海、朝鮮半島、南海和台海,由於台海過於敏感,美國暫時不敢輕易「引爆」,所以主要熱點圍繞前三個。在這三個熱點方面,最開始發酵的是東海,接著是南海,同時還伴隨半島核問題的逐漸啊發酵。



在這三個熱點之中,東海經過2010年到2013年的較量後,中日關係在2014年逐漸緩和;南海和朝鮮半島則是越來越熱,特別是進入2016年南海問題和朝鮮核問題幾乎同時發酵,反倒是最早發酵的東海顯得異常平靜。

經過一輪一輪的較量,如今在南海方向美國開始「稍息」,而朝鮮半島因為薩德的部署卻在繼續發酵,此時東海卻依然平靜。由於薩德部署對地區戰略平均構成巨大的威脅,這會改變東北亞的戰略格局,考慮到朝鮮半島在地緣上更加貼近中國,這對中國是不利的。




相比半島更貼近中國,東海成為熱點則會對美國的霸權構成壓力。因此,站在中國戰略角度,與其半島局勢惡化顛覆東北亞地緣戰略平衡,不如直接將東海也拉到熱點中來。

如此一來,熱點就不再單集中在朝鮮半島,再考慮到東海局勢緊張對美國構成的戰略壓力,中國這一招有些「圍魏救趙」的意思。畢竟,薩德部署是美國向韓國施壓,因此病根還在美國,所以在東海針對美日有利於中國拉高中美博弈賭注,會給美國在韓部署薩德帶來更大的戰略壓力。

上述三點,是筆者根據前面三天中國的強硬姿態以及當前亞太博弈局勢所做的邏輯推演。不過,可能有不少戰友會奇怪,為啥中日如此激烈較量,美國卻沒有任何表態?美國何時會跳出來呢?對此,占豪也可以用現實和邏輯進行推演。

美國為何不表態?在筆者看來,原因有三:



一、對美國來說,時機未到。

大哥就是大哥,小弟剛和別人槓上大哥就出馬豈不是顯得大哥太不大哥了嗎?作為大哥,一定要到關鍵時刻,小弟撐不住來求援的時候,大哥才會粉墨登場,所以說美國沒出場是時機未到。

西太平洋的博弈是美國遏制中國挑起的,美國所有的動作最終指向的必然是中國,中國所有的反擊最後指向的必然是美國,美國出場只是時間問題,但何時出場一定有一個時機考量。



我是大哥大,大哥大豈能輕易出手?

二、在中日之間,美國須儘量超脫才符合自己的戰略利益。

日本是美國亞太之「錨」,所以對美國來說日本不能出問題。但是,中日矛盾又非常尖銳,中日一旦槓上擦槍走火,直接危及到美國的亞太霸權地位,所以美必須加強美日軍事聯盟。

然而,如果美國的作為真的讓中國認為關乎到中國的生死存亡,中國必強力反擊,那麼直接對壘的將可能不是中日,而是中美。為了避免這種風險,美國必須在中日之間很大程度上扮演假調停者角色以儘量爭取更多的中美博弈空間,不至於徹底撕破臉。



正是基於上述原因,美國才需要在初期儘量保持較大程度的超脫,白宮和五角大樓會先觀察、等待,看局面再考慮如何出手。所以,中日的較量美國不會輕易插手,甚至在有些時候發言都會相對謹慎。

這一點,和南海情況有較大差別,美國知道南海中美不太可能打起來,所以稍過點線也不會導致中美撕破臉,但在東海情況有所不同。



打我小弟可以,但不能打我!

三、歐巴馬在9月初杭州G20訪華時,要和習總進行系列會談,此時翻臉不合時宜。

美國之所以在南海要緩和與中國的關係,除了中國在南海出招凌厲迫使美國讓步及不想中美關係過快激化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營造歐巴馬9月初參加G20和中國領導人會談時的良好氛圍。因此,從這個視角說,在中美元首會談之前,美國也不會輕易破壞這種氛圍。

那麼,美國何時會跳出來呢?在筆者看來,當具備這三個條件時美國會跳出來:



我會和功夫熊貓好好談談的!

一、當美國暫時不需要緩和對華關係時。譬如,至少要等G20過後。G20後如果局面需要美國出面,美國才可能會有比較強烈的措辭。

二、當日本獨木難支接近扛不住時。日本與中國較量,顯然日本會落於下風,但日本畢竟也是一個有實力的國家,又有美國背後撐腰,因此中日較量日本不會那麼不堪一擊,所以時間上日本一定會支持一陣,一旦日本看起來扛不住了,美國必然會加入進來以保持平衡。



三、當中國東海出擊引發半島局勢新變化時。東海局勢、南海局勢、朝鮮半島局勢,雖說作用因素不同,但其背後最重要的作用力來源是一致的,都是美國。因此,從根本上說,三個熱點之間存在密切的內在聯動。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對日強力施壓,一旦達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將朝鮮半島的壓力重新轉移到中日之間,這就可能引發半島局勢的變化。

對美國來說,推動美日韓聯盟遏制中國是其最重要的一件事,現在好不容易取得階段性成果,一旦這方面生變美國必然跳出來維護。所以,當半島局勢出現變化時美國將會跳出來。



對中國來說,不管美國何時跳出來都無所謂,因為終極博弈本身就是中美,其它國家不過是中美博弈中的棋子。相比美國一直隱於幕後,可能美國跳出來反而對中國更有利。

譬如,南海紛爭美國跳出來後中國並沒吃虧,如此一來局勢反而比之前平靜了一些。如今,中國在南海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和優勢,此時中國需要在其它方向主動發力以尋求戰略主動,在這方面針對日本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別看日本前面跳得歡,如今中國開始拉清單!安倍政府,接下來會有你好看!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