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深入海底探險 沒想到竟讓他遇上穿越百年的船難殘骸:每一瞬間都是歷史足跡啊(9P)




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一位資深水下攝影師Tobias Friedrich拍攝了一組尋找海底殘骸的照片。照片中的海底殘骸分佈在世界各地,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其中就包括了1941年沉於埃及的英國貨船「圖爾基亞號」和1982年沉於約旦的「驕傲雪松」號艦艇。為了拍攝這組照片,攝影師輾轉了很多國家和地區,這其中包括了巴布亞新幾內亞、馬耳他、科西嘉島、埃及和巴巴多斯等沉船分佈較為集中的區域。圖為圖爾基亞號的船尾,一隻灰色大理石斑紋的石斑魚正從桅杆下緩緩游來,不遠處梭魚成群而過,一位潛水員正在用手電探索船體殘骸。這艘船1941年因為遭遇火災而沉沒,目前已經成為潛水愛好者海底探險的熱門目的地。



Tobias今年三十五歲,來自德國的威斯巴登,是一位資深的攝影師和海底殘骸探索專家。他告訴記者,探索沉船的過程非常刺激,「它就像你要走進一個洞穴一樣,不知道將要面對的是什麼,你要確定自己的設備是否正常操作,你的氧氣儲備是否充足,整個過程非常艱難,而且危險」。為了保證探險過程的安全性,Tobias細緻籌劃了探險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以求無虞。圖為伯溫號和卡維拉號殘骸,前者於1919年在巴巴多斯被船員自行沉沒,後者作為人工暗礁於2006年8月被沉沒。



Tobias從2007年開始從事水下攝影工作,如今已有近十個年頭。他坦言,自己最喜歡探索新的水下殘骸,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到訪密克羅尼西亞的楚克環礁和比基尼島,據說這兩地擁有世界上最多和最為壯觀的海底殘骸。圖為攝影師探索水下沉船世界。



除了拍攝海底沉船,Tobias最愛的便是拍攝水下的飛機殘骸。在他看來,飛機不屬於大海,而當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時,一切便會變得非常奇妙。圖為飛機殘骸。



圖為潛水員探索海底沉船,這艘名為「布麗安娜H號」的貨船於2014年8月因觸礁而沉沒。



圖為卡維拉號沉船的內部樓梯,雖然已經沉沒十年,但船體內部的設施依然保存完整。



圖為水底發現的坦克殘骸,這輛坦克沉沒在約旦的亞喀巴灣,表面已經鏽跡斑斑,成為很多魚類棲息之所。



圖為「驕傲雪松號」沉船,它曾經是一艘黎巴嫩籍的貨輪,1982年因遭遇火災而報廢。


轉自騰訊


好酷啊!那些沉入海底不見天日的船隻
在攝影師的拍攝下有了歷史價值與痕跡
成為海底的一部分小魚群的棲居也是種微妙的浪漫啊!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