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NASA又有絕世新項目!竟然將計畫改造危險小行星來保護地球!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宇航局資助的一個項目正在研發將這樣的小行星從地球的威脅轉變為幫助保護地球的有用的太空飛船的途徑。這個名為「重組小行星成為機械自動機」(RAMA)的項目旨在開發利用機器人將太空岩石變為基本太空飛船的方法。它主要是開發一系列技術簡單的機械過程,將小行星元素轉變為非常基本的太空飛船的子系統。

「一旦完成,小行星將變成經過程式設計的機械自動機,可以執行特定的項目目標,」參與這一項目、美國太空製造公司Made in Space的聯合創始人詹姆斯•道恩(James Dunn)這樣說道。中等至大型小行星或者彗星,或者近地天體(NEO)產生的撞擊將給地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據稱小行星撞擊曾導致恐龍的滅絕。道恩表示這一項目包括「重新調整至地球-月球平動點或者將威脅地球的近地天體發送至外太陽系,減少它帶來的威脅。」道恩希望這個項目將和美國宇航局現有的工作一起密切關注近地天體並保護地球免受它的威脅。



今年初,美國宇航局在華盛頓新設立了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率先搜尋經過近地軌道的小行星和彗星,並與救災機構合作研發應急預案。美國宇航局表示目前尚未發現任何威脅。每年大約可以確定1500個近地天體,自1998年美國宇航局資助的搜尋項目開始,已經發現了超過13500個近地天體。美國宇航局已經發現了90%以上的直徑超過1千米的近地天體,並開始將關注點轉移到更小的、足球場大小的天體。

道恩表示,預計這一項目將在未來20至30年完成這些目標。RAMA是美國宇航局通過自己的創新先進概念(NIAC)項目篩選出的13個提案之一,這一項目旨在投資先驅性科技的研發。「最新的創新先進概念篩選包含一系列針對行星和機器人探索的概念,」美國宇航局太空科技項目理事會首席助理史蒂夫•尤爾奇克(Steve Jurczyk)這樣說道。「美國宇航局將繼續關注未來項目的早期概念研究。」

其它被選上的項目包括重新程式設計微生物,使得它們可以使用火星環境回收和列印電子裝置,以及擁有超薄子系統的2D宇宙飛船,後者可以包裹太空殘骸並讓其安全離軌。第三個概念則提出了一種計算成像方法,它使用太陽系外的強度波動檢測來自行星以及環繞遙遠恆星的結構的「回聲」。每個項目都獲得了九個月10萬美金的資助,以支持對概唸的初步定義和分析。如果這些基本的可行性研究成功了,項目可以申請第二階段的資助,大約可以獲得長達兩年的50萬美金的資金用於概念發展。


這有可能成真?!



轉載自:今日頭條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