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臨終前家屬最該做的10件事!這是讓摯愛的他們遠離苦痛,得到安寧福報的最好方式!

清明節之際,不可避免地要提到「死亡」這個話題。曾有一篇《死亡前72小時是什麼感覺?》的文章關注度非常高,它涉及到的其實是醫學上「臨終關懷」的話題,但這篇文章體現了過多的自我感受,缺乏醫學基礎。記者向多位醫學工作者了解得知,臨終病人到底心理狀態如何,雖然目前科學的研究不多,但我們仍然採可以澄清一些認識上的誤區,採取一些合理的安撫措施。 ▌一、文章舉例「遭遇車禍的22歲男性被送進了監護室」,提到患者常常得被動地接受被治療的「待遇」?醫學解釋:文章開頭列舉的遭遇車禍外傷青年,很可能有救活的希望。舉這樣一個例子,會給醫療機構和病人家屬對急性病人的救治帶來認識上的混亂。實質上,當患者出現生命危險時,醫生肯定會盡力搶救,但搶救時,如果家屬在場,可能會影響搶救的順利進行,故不允許家屬進入ICU是正確的。相信醫生對待患者的態度,都是以最大限度延長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質量為終極目的的。患者生病接受治療或處在搶救狀態時,醫生通常會徵求患者或家屬的意見,同時也會向家屬提前交待患者的病情和狀況,在知情同意的條件下才可能給予「過度治療」或「不足治療」。在中國,大多數患者本人幾乎沒有醫療救治的知情權,往往是家屬掌握著是否繼續治療的選擇權,有家屬選擇繼續治療,也有家屬決定放棄不治療的。有時醫生告知患者病情,還可能會引起家屬的憤怒,甚至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醫療糾紛。所以,包括惡性腫瘤是過度治療,還是不治療,都是患者家屬的選擇。二、臨終病人會脫水,是否要增添被褥?醫學解釋:正常情況下,人的皮膚、呼吸等都會排出水分。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急劇的呼吸會排出更多的水分,不輸液患者就會處在脫水狀態。而脫水會讓人有濕冷的感覺。缺水導致循環血液不足,所以有冰冷的感覺,這個是對的。但增添被褥是不是一個負擔,這個就不好界定了。我們不能因為覺得增加負擔了,就不會給患者增加溫暖。要負擔還是溫暖,怎麼樣的感受對於患者更舒服、更好,這個確實無法科學考證。作者提到了脫水,也許這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但主要的問題是多半病人處於臨終狀態時心臟的泵功能衰竭,也就是心臟沒有「勁兒」把循環血量泵到肢體的遠端。▲ 美國加州臨終關懷院裡的老人,臨死之人有很多重要的話要對我們說,哪怕是簡單淳樸的詞句。他們的話如同出自先知之口;他們先於我們一步,述說的是那些我們現在還沒有膽量接受的真相。三、供氧無法改變呼吸衰竭狀況,應該打開窗戶和風扇?醫學解釋:呼吸簡單的說就是通氣和換氣。儘管患者氧利用的能力降低,但我們作為醫者和親屬應該通過提高患者吸入氣體的氧濃度和改善患者的通氣來代償。前者就是吸氧,途徑是鼻導管,面罩,無創通氣,有創通氣,對於後者,過高的枕頭顯然是不利於通氣的,會加重上呼吸道梗阻的情況,側臥位可以改善通氣,但很多臨終的病人耐受不了這個體位,如果實在通氣不能改善,最終的解決方案還是插管,但要取決於患方是否同意,畢竟這是痛苦的有創操作。還有,打開窗戶和風扇,讓空氣流通,但這樣並不能解決呼吸困難的問題。通風能解決患者的呼吸問題,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四、使用嗎啡是減輕患者喘氣困難和焦慮的最好辦法?醫學解釋:生病時,患者呼吸困難是不能用嗎啡的,呼吸困難並非嗎啡的適應症。嗎啡是不能隨便使用的,它是一種強效鎮痛藥,適用於其他鎮痛藥無效的急性銳痛,是限制使用的,必須是精神科醫生或副高以上的醫生才有處方權用藥。同時它也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對呼吸中樞有抑製作用。五、瀕死的人常常不會感到飢餓?給患者餵食還會造成嘔吐、食物進入氣管造成窒息?醫學解釋:臨終的患者是不是「飢餓」,沒查到相關文獻。但是,即便患者「不餓」,我們也不應停止對患者能量的供給,因為醫學上很多事並不能簡單認為——患者感覺不到這個,我們就不去做。有的患者消化系統「崩潰」,胃管的提供的能量也無法滿足患者對能量的需求,這時會用一根管子把能量直接打到血管裡,當然,這根管子或胃管都是有創的有痛苦的,要徵得患方的同意。不同患者的病情,會有不同表現。臨床上醫生很少會給瀕死患者下胃管。通常會用輸液來維持生命體徵。當患者躺在床上時也會消耗能量,所以會靠輸液維持生命。此外,不是說「脫水的缺乏營養的狀態造成血液內的酮體積聚,就會產生止痛藥的效應」。疼痛的患者,在意識消失後便無疼痛知覺了。臨床上看患者是昏迷還是嗜睡,通常要看壓眶、足底反射。此外,患者快臨終時家人是不會餵食的,患者本身有吞嚥困難,更不會餵飯的,所以也不存在食物會進入氣管。一般是通過靜脈給予營養,而且輸液通常不會引起噁心。只有很少刺激胃或有負作用的藥物會引起噁心。輸液是維持生命需要,而水腫是多是由於患者腎功能或循環功能不好造成的。▲ 患者快臨終時家人是不會餵食的,因為患者本身就吞嚥困難。六、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患者交流減少,這是瀕死的人與心靈對話?醫學解釋:臨床上,每個人的狀況是不同的,有人會講述自己的故事,有人可能還有未了的心願,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孤獨的。一般情況下,都是剛剛生病的時候會和家人交流減少,但接受了病情的時候不會這樣。不能接受疾病的人可能會這樣,不能一概而論。七、一項對100個晚期癌症患者的研究,死前6小時清醒者僅佔8%,42%處於嗜睡狀態?醫學解釋:關於100個晚期癌症患者的研究,應註明出處,不過作為一般性的文章也無妨,從醫學上看,有點吹毛求疵了。而且這個比例是沒法界定的,患者也會突然有好轉,醫學上叫做「迴光返照」。文中提到,臨終時「家屬應抓緊與患者交流的合適時刻」,這個是對的。根據醫學臨床研究,發現在宣布患者臨床死亡後,人的聽力還會存在一段時間,所以聽力是患者最後消失的器官功能。醫學教科書中《基礎護理學》有關「臨終護理」知識時提到,瀕死期 此時機體各系統的機能發生嚴重障礙,神誌不清,但有時意識尚存,表現出煩躁不安,感覺遲鈍。肌張力喪失,大小便失禁,種種深淺反射逐漸消失,心跳減弱,血壓降低,呼吸變淺、弱,出現潮式或間歇呼吸。說話困難,聽覺最後消失。由於能量銳減,各種機能活動極度減慢。所以在這個時候家人可以說你想說的話,但患者不可能回饋什麼內容了。八、隨着死亡的臨近,患者的發出咯咯的響聲,醫學上稱為「死亡咆哮聲」?醫學解釋:醫學上對長期臥床的患者痰多呼吸時,可能會出現「痰鳴音」,吸痰是通過鼻腔吸的,通過口腔一般不好吸出來。患者臨終時,會有「嘆氣樣呼吸」,但沒有「死亡咆哮聲」這種說法。還有,患者疼痛時醫生就會酌情階梯應用止痛藥物,現在止痛的方法很多,有的止痛藥物還可以持續泵入。隨着患者的意識逐漸消失,很少有患者在瀕死時會感到疼痛。九、直到病人嚥氣,醫生才拔下身體上所有的管子?醫學解釋:搶救患者也是家屬的意願,沒到患者臨床死亡,醫生是不會拔掉管子的。現在社會上倡導預立「生前遺囑」,可以事先選擇在臨終時不要求做搶救,而是進「安寧病房」,享受「安寧療護」。台灣的安寧病房有「洗澡機」,患者在浴缸裡可以邊洗澡、邊按摩,而且有醫護專業人士陪同。有患者稱,「洗澡是讓他最快樂的事」。▲ 羅馬尼亞的梅麗墓園內可能有着世界上最歡樂的死亡氣氛,這些手工刻製、光怪陸離的木質碑石上用大膽顏色裝飾,上面刻着幽默的碑文,讓後人了解到逝者的搞怪性格。十、對於臨終者,最大的仁慈和人道是避免不適當的、創傷性的治療?醫學解釋: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罹患惡性腫瘤意味着死亡。出於對死亡的恐懼,患者通常在絕望之餘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治療,四處求醫問藥,只要有一線希望就積極治療,認為只有「根治」方能萬無一失;認為放療、化療多多益善,只有好藥、貴藥、進口藥才能有效,即使最後仍無回天之力,也盡了力,對得起自己了。這種觀點在患者家屬中也非常突出,一方面是因為擔心患者埋怨,另外也是害怕社會輿論譴責的結果。許多醫學者認同,對慢性終末期病人,主要是盡量減輕痛苦,而不是盡力延長生命。在香港、台灣現在有安寧病房,許多患者都會有生前遺囑,比如得什麼病不要搶救。現在有個理念是「活得尊嚴,死得高貴」,患者可以選擇自己的生命長度,現在醫學上稱為「姑息醫療」,不加快也不延緩患者的死亡。為了減輕患者的痛苦,家屬能較好地適應親人離開,專業照顧者要為病人和家屬提供情感和精神支持,呼籲醫療機構增加一些人文關懷的病房,保全生命的質量,讓他們有尊嚴的死亡。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